中呂·普天樂 崔張十六事·八、隔墻聽琴
月明中,琴三弄,閑愁萬種,自訴情衷。要知音耳朵,聽得他芳心動。司馬文君情偏重,他每也曾理結絲桐。又不是《黃鶴醉翁》,又不是《泣麟悲鳳》,又不是《清夜聞鐘》。
這一首題為“隔墻聽琴”,但細讀曲文,實為隔墻撫琴,寫張生以琴音傳心曲。
張生對鶯鶯的一片情愛難以割舍。在紅娘熱情地建議啟發下,他乘鶯鶯月夜焚香的機會,隔墻撫琴,傾訴衷情。這支曲子就是描寫這件事情的。相當于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四折。
“月明中,琴三弄”,寫隔墻撫琴的時間是在夜晚,明月皎皎,琴聲三弄,極富于詩的意境。為什么張生要在月下彈琴呢? “閑愁萬種,自訴情衷。”并非一般的自我欣賞、自我娛樂,而是一種在特定情況下的情緒宣泄。“要知音耳朵,聽得他芳心動。”原來他此番月下撫琴,是為了尋求知音,希望自己的一曲琴音能打動對方的心。至此,我們終于窺見了主人公心中的秘密。“張弦代語”,此之謂也。
如果說以上幾句是寫主人公為什么月下撫琴,那么,“司馬文君情偏重”以下幾句,在曲意上則略有轉折。它重點寫主人公撫琴時的心理活動,寫主人公選擇什么樣的曲子來使得對方“芳心動”。這是一支什么琴曲呢?作者偏偏不告訴我們,只是說: “又不是《黃鶴醉翁》,又不是《泣麟悲鳳》,又不是《清夜聞鐘》。”引而不發,費人猜想。這樣的結尾是耐人尋味的。當然,熟悉司馬文君故事的讀者知道,他彈唱的是一曲《鳳求凰》。至此,我們可以說已經窺見了主人公的全部內心秘密。原來他隔墻撫琴彈唱《鳳求凰》,是希望和鼓勵崔鶯鶯能像卓文君那樣沖破封建家庭的樊籬,走私自結合的道路呵!
這支曲子寫得頗有些與眾不同。通篇曲意連貫,句句相承,而在章法結構上卻是層層遞進,而又深曲委婉,耐人咀嚼。
上一篇:仙呂·后庭花破子·孫梁|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
下一篇:中呂·普天樂崔張十六事·六、虛意謝誠·|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