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呂·普天樂 崔張十六事·六、虛意謝誠
東閣玳筵開,不強如西廂和月等。紅娘來請:萬福先生。“請”字兒未出聲,“去”字兒連忙應。下功夫將額顱十分掙,酸溜溜螫得牙疼。茶飯未成,陳倉老米,滿甕蔓菁。
從題目就可以看出,這支曲子是寫“白馬解圍”后老夫人對張生的酬謝,但這是一種以虛意對志誠的酬謝。就在這次宴請中,老夫人演出了“賴婚”的丑劇。曲文著重寫張生赴宴前后的不同心情。相當于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二折。
“東閣玳筵開,不強如西廂和月等”,上句寫夫人設宴款待酬謝張生,下句以“月下聯吟”時的情景作對照,是對張生一種善意的戲謔。東閣,是漢武帝時丞相公孫弘延攬賢士、款待賓客的地方。玳筵,則是形容筵席的豐盛、豪華。都是一種夸張的寫法。“紅娘來請:萬福先生”,寫紅娘奉老夫人之命請張生赴宴。“‘請’字兒未出聲,‘去’字兒連忙應”,活畫出張生急不可耐的心情。“下功夫將額顱十分掙,酸溜溜螫得牙疼”,上句寫張生赴宴前的修飾打扮,把這位風流才子赴約前的心理狀態揭示得維妙維肖,十分傳神。下句寫紅娘對張生這番裝束打扮的印象、評價:一副窮酸秀才的模樣,使人看了“螫得牙疼”。以上四句,寫張生會見戀人前的心境、動作,非常精彩,活脫脫勾勒出張生“這一個”的形象特征。
“茶飯未成,陳倉老米,滿甕蔓菁”,寫宴請的實況。茶飯沒進,見到的盡是陳倉老米,滿甕蔓菁。當然這也是一種夸張的寫法,甚或是一種象征的寫法。張生滿懷著“飲幾杯酒,去臥房內和鶯鶯做親去”的美妙幻想,興沖沖前去赴宴,“誰承想這即即世世老婆婆,著鶯鶯做妹妹拜哥哥”!這恰如一瓢冷水劈頭澆在張生身上,使他的一切美好憧憬化為泡影。他滿懷一腔憤怒,毅然稱醉告退。從表面看,這里是寫茶飯、老米、蔓菁,其實是此時此刻張生失望心境的寫照,是人物感情的外化。人們在寄同情于張生的同時,不能不想到造成這悲劇性轉變的罪魁禍首乃是老夫人,譴責她的言而無信,心不應口。這也正是本篇的題旨所在。
上一篇:中呂·普天樂崔張十六事·隔墻聽琴|原文|翻譯|賞析|鑒賞
下一篇:南呂·四塊玉閑適四首·其一·|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