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入清溪山》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李白
清溪清我心,水色異諸水。借問新安江,見底何如此?
人行明鏡中,鳥度屏風里。向晚猩猩啼,空悲遠游子。
這首詩又叫《青溪行》,是天寶十二載(753)詩人游池州時所作。池州,在今安徽省貴池。清溪源出石臺縣,經貴池與秋浦河匯合,出池口瀉入長江。詩寫清溪山水的清澈,全詩突出一個“清”字。首聯寫詩人自己的直接感受,描寫清溪的清澈,寄托自己厭濁喜清的情懷。二聯以新安江襯托,寫青溪的清澈:新安江以水清著稱,南朝梁著名詩人沈約曾有一首詩寫其清流之美: “洞徹隨深淺,皎鏡無冬春。千仞寫喬樹,百丈見游鱗。” (《新安江水至清淺深見底貽京邑游好》)而詩人則寫道: “借問新安江,見底何如此?”清溪比新安江還清!三聯作者以“明鏡”、“屏風”作比喻,正面描寫清溪山水的清秀: “人行明鏡中,鳥度屏風里。”岸上的行人、山間的飛鳥,倒影在清溪之中,如同一幅美麗的畫幅,令人心曠神怡!前人雖有類似的佳句,如: “船如天上坐,人似鏡中行。” (山谷語)“船如天上坐,魚似鏡中懸。” (沈云卿詩句) “山陰路上行,如坐鏡中游。” (王逸少詩句)但這聯詩卻青出于藍勝于藍,正如胡仔所云: “李太白(詩)雖有所襲,然語益工也。”(《苕溪漁隱叢話》)遂成為千古寫山水名句。尾聯借景抒情,夜晚一聲聲猩猩的啼叫,喚起了詩人思鄉之情,營造出一股清寂凄切的藝術氛圍。全詩處處著意描寫清溪山水色的清澈,字里行間透示著詩人清白的思想境界。
上一篇:上官儀《入朝洛堤步月》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下一篇:李商隱《十一月中旬至扶風界見梅花》精選經典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