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調·水仙子 惠山泉
徐再思
自天飛下九龍涎,走地流為一股泉,帶風吹作千尋練。問山僧不記年,任松梢鶴避青煙。濕云亭上,涵碧洞前,自采茶煎。
這是一首描繪自然風光的曲苑佳作。
惠山,在江蘇省無錫市西門外,以泉水著名,是無錫名勝之一。惠山又稱九龍山,上面有蘇軾詩句刻石: “石路縈回九龍脊”。涎(xian),口水;尋,是古代的長度單位,八尺為一尋;練,白絹,這里用以形容泉水。濕云亭、涵碧洞,也都在惠山之上。本曲描寫惠山的自然風光,重點描繪泉水的秀麗俊美,清淡自然。
頭三句,用“九龍涎”、“一股泉”、“千尋練”鼎足對,描繪惠山泉的勝景。又用“飛”、“流”、“吹”,三個動詞加以描寫,氣勢磅礴飛動,比喻形象、貼切、自然。作者將瀑布比喻為九條龍吐出的涎水,首句懸念,次句寫實,末句夸張。從而,使“自天飛下九龍涎,走地流為一股泉,帶風吹作千尋練”,成為描寫自然風光的千古名句。
后半曲,寫山僧的恬靜清淡的生活: “問山僧不記年,任松梢鶴避青煙。”在“亭上”,在“洞前”,“自采茶煎”。語言通俗明白,風格清麗秀雅,于描寫摹繪之中,流露出贊賞、欽羨之情。
上一篇:雙調·殿前歡·薛昂夫|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
下一篇:雙調·水仙子無題(二首)·無名氏|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