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藜·復蘇集(節(jié)選)》中外哲理詩賞析
四
我把困難當作磨石
來磨礪我的意志
我把坎坷當作浪濤
來沖洗我靈魂的軟弱
五
沒有難度;沒有絕技
沒有驚險;沒有奇觀
沒有驚人的毅力
作不出非凡的事業(yè)
六
那小小的先行者的足印
是林海里迷失者的救星
也許是先哲一句警語
支持了我那行將傾倒的生命
如同那小小的一支杠桿
將壓頂?shù)膸r石掀翻
如同那一把小小的鑰匙
打開了心靈的牢獄
于是,你才發(fā)現(xiàn)了
生命嶄新的一頁
十六
思想的深淺
正同她對痛苦的容量成比例
那為人間不幸而心靈溢滿淚水者
她的靈魂才那么深沉
從《泥土》到《復蘇集》,是魯藜在鍛煉而磨難中一步步走向成熟的寫照。
青年時代,他希望自己是泥土,讓眾人踩成一條路。為了這個崇高目標,詩人奔向延安,投身火熱的革命斗爭?!拔沂且粋€從人生的黑海里來的/來到這里,看見了燈塔?!?《延河散歌》)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詩人懷著極大的革命熱情,把青春貢獻給了民族解放事業(yè)。
建國后,魯藜有過欣喜的歌唱,但不久被卷進了波濤。在長期的磨難中,詩人經(jīng)歷了一系列嚴峻的考驗,痛苦之極,也有過“因極度悲傷而幻滅的時候”,甚至以放棄生命的方式躲避災難,但是,是“曙光里”的母親使他“又一步一步地走向人生”,是“先行者的足印”或者“也許是先哲一句警語”支撐了他,“行將傾倒的生命又頑強地堅持下來,熬過酷暑嚴寒。復雜而多變的生活是殘酷的,給了他無窮無盡的折磨,但生活同時也給了他走向成熟的機會。風風雨雨,坎坎坷坷,詩人終于以一個熱血青年成長為一個頑強的革命戰(zhàn)士。
“我把困難當作磨石/來磨礪我的意志/我把坎坷當作波濤/來沖洗我的靈魂的軟弱。”此時的詩人, 已經(jīng)是一只呼喚暴風雨的無畏的海燕,再沒有任何磨難可以打倒他了。因為“沒有難度;沒有絕技/沒有驚險,沒有奇觀/沒有驚人的毅力/作不出非凡的事業(yè)?!?br>
不僅如此,長期的磨難還使得詩人看到了人民的偉大力量,懂得了和人民同呼吸、共患難的重要意義?!八枷氲纳顪\/正同她對痛苦的容量成比例/那為人間不幸而心靈溢滿淚水者/她的靈魂才那么深沉?!迸c人民休戚與共,使詩人真正實現(xiàn)了當年愿為泥土的宿愿,從而使自己一生奮斗的價值得到了體現(xiàn)。
魯藜所走過的道路,對于后來者是具有啟示意義的,雖然歷史環(huán)境和條件有了很大變化,但那種面對厄運,敢于“將壓頂?shù)膸r石掀翻”的勇氣以及敢于用“小小的一把鑰匙”打開“心靈的牢獄”,從而使自己告別愚昧,發(fā)現(xiàn)“生命嶄新的一頁”的無畏精神,永遠是時代前進的真正動力。
上一篇:《呂克特·在天空給太陽添上明月一輪》中外哲理詩賞析
下一篇:《雁翼·大都會素描》中外哲理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