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調·蟾宮曲(二首)·一
環(huán)滁秀列諸峰。山有名泉,瀉出其中。泉上危亭,僧仙好事,締構成功。四景朝暮不同,宴酣之樂無窮,酒飲千鐘。能醉能文,太守歐翁。
這首散曲,是概括歐陽修《醉翁亭記》全文的語意寫成的。《醉翁亭記》表現(xiàn)出當時士大夫怡情山水、悠然自適的情調,駢散兼行,音調和諧,一連用了21個“也”字,是一篇很有特色的文章。庾天錫把它壓縮成為一支小令,而又能保持精粹,不失原意。“環(huán)滁”句概括了《醉翁亭記》的“環(huán)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五句的內(nèi)容。滁,今安徽省滁縣。“山有”二句則是“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四句的概括。“泉上”三句,是“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七句的壓縮。“四景”三句,是“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一段的濃縮。“能醉”二句,是據(jù)“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五句的語意寫作而成的。這樣的二度創(chuàng)作,充分顯示出作者高度的藝術概括力。
上一篇:雙調·沉醉東風閑居(三首)·一·|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
下一篇:雙調·胡十八(七首)·一·|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