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君》言情贈友詩歌
君不行兮夷猶,蹇誰留兮中洲①?
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
令沅湘兮無波,使江水兮安流②。
望夫君兮未來,吹參差兮誰思③。
駕飛龍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④。
薜荔柏兮蕙綢,蓀橈兮蘭旌⑤。
望涔陽兮極浦,橫大江兮揚靈。
揚靈兮未極,女嬋媛兮為余太息。
橫流涕兮潺湲,隱思君兮悱惻。
桂棹兮蘭枻, 斵冰兮積雪。
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
心不同兮媒勞,恩不甚兮輕絕!
石瀨兮淺淺,飛龍兮翩翩。
交不忠兮怨長,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閑⑥。
鼂騁騖兮江皋, 夕彌節兮北渚⑦。
鳥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⑧
捐余玦兮江中,遺余佩兮醴浦⑨。
采芳洲兮杜若,將以遺兮下女。
旹不可兮再得,聊逍遙兮容與⑩!
《九歌》 中的“二《湘》”,即《湘君》和《湘夫人》 ,是屈原在南楚祭歌的基礎上加工而成的作品,是楚辭中的精品。民間祭歌,兼有娛神和娛人的雙重作用,往往把神話傳說和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融為一體。古往今來,“二湘”所思何神,眾說紛紜,或謂湘水之神,或謂舜之二妃,或謂舜與二妃,不一而足。但這是一對配偶神,是一對愛情之神,則是人們幾近一致的看法。作品正是通過二神之間綿邈深長的思戀之情表達了人們對這一崇高情愫的向往和謳歌。
《湘君》 是以湘夫人的口吻表達她對男神湘君的思戀與追求,寫了她約會不見的憂傷、苦心期待的焦慮、由思念而懷疑,由懷疑而怨恨,而最終又表示要矢志以待的心靈歷程。哀婉纏綿、一波三折,細膩深刻地展現了這位湘水女神對愛情執著追求,純情感人的內心世界。
作品獨具匠心地抓住了戀人期待約會這一富有詩意的時刻而對其微妙復雜的心理進行展示。“君不行兮夷猶,蹇誰留兮中洲?”作品一開始就寫了湘夫人久候湘君而不見的幽怨與懷疑: 他為什么猶豫不決不來赴約,是誰在小洲之上扯住了他的手腳? 由疑而問,異常傳神地表現了她唯恐失去湘君的癡迷。于是,“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她用女性表達愛情的特有方式,“女為悅己者容”,恰到好處地修飾了自己,并駕著桂木做成的香舟親往迎接。由就地等待而駕舟迎迓,又表現了她何等的主動與急切。為此,這位湘水女神還施其神力,“令沅湘兮無波,使江水兮安流”,呼喚江湘作美,表現了純真愛情可以感天動地的力量,這正體現了詩人對愛情的贊美與謳歌。“望夫君兮未來,吹參差兮誰思?”但不知何故,湘君仍未到來,萬般無奈的痛苦,使湘夫人只好吹起排簫,以表達她對湘君的思慕,讓這哀怨凄清的簫聲回繞于白云林木之間,飄逸于沅湘洞庭之上,為她去尋覓湘君的蹤跡,帶去她不勝幽怨的情愫。這是一個何等純情而醉人的境界。
對湘君的摯愛和思念,送往天際的簫聲,把這位美麗多情的湘水女神也引入了想象的境界: “駕飛龍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她想象湘君為了赴約,正駕著龍舟北上,轉道洞庭、飛奔而來。于是她再度用薛荔、蕙、蓀、蘭等香草裝飾自己的舟槳旌旗,用以象征自己芳潔的愛心和迎迓尋覓的誠摯。“望涔陽兮極浦,橫大江兮揚靈”,靈,精誠。她極目遠眺著遙遠的水濱之地涔陽,相向而往,要橫渡大江向湘君獻上一片精誠。如火山爆發一樣的熱情,不惜穿風破浪的勇敢追求躍然紙上。但好事多磨,仍然沒有見到湘君,沒有來到心上人的身邊。“揚靈兮未報,女嬋媛兮為余太息”。女,即侍女。苦苦思念而無著、艱苦奔波而無果,連她的侍女也為之動容,為之扼腕長嘆,而湘夫人自己則更是 “橫流涕兮潺湲,隱思君兮悱惻”,隱,指內心。臉上淚水縱縱橫,內心痛苦難當了。使她又從神迷心醉的歡會時刻即將到來的喜悅的峰巔墜入渺茫無望的痛苦的波谷。這一情感的大起大落,不惟使作品再生波瀾,也再次展現了湘夫人纏綿多情的內心世界。
苦苦地思念、期待、迎迓、尋覓,秋水望穿而心上人卻杳如黃鶴白云,這對一位癡情的女性是何等難挨的折磨。使她開始慨嘆這追求的艱難,“桂棹兮蘭枻,斲冰兮積雪”,真像用蘭桂之槳在冰雪上劃動,“徒為勤苦而不得前也。”繼則怨恨之情頓生,既怨自己,也恨對方。怨自己 “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到水中去采岸生的薜荔,而到樹梢上去摘水生的芙蓉,真是緣木求魚,南轅北轍、芳心輕拋、癡情錯寄! 也怨對方、疑對方、恨對方,“心不同兮媒勞,恩不甚兮輕絕”! 湘君對自己感情的分量究有幾許? 為什么會輕拋輕擲?再想到 “石瀨兮淺淺,飛龍兮翩翩”,盡管淺灘急流,舟行艱難,而自己奮力身心,飛舟尋覓,而仍是佳期無期,不由得由怨疑而惱恨,而指責,“交不忠兮怨長,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閑。”對方簡直是一個文過飾非,不誠不信的輕薄郎君了。這種種怨疑惱恨的心理活動,正表現了她內心不可名狀的痛苦,而苦之深正見其情之深。
“鼂騁騖兮江皋,夕彌節兮北渚。”江皋,即江湘水濱之地。彌節,停止。北渚,即二神的約會之地。這兩句是說,湘夫人從早晨就開始為尋覓湘君奔波無已,遍馳江湘之地,到傍晚又回到了他們期約相見的北渚。可見,奔波的勞累、無果的痛苦、怨恨也徒歸于怨恨,仍然沒有動搖她對湘君的摯愛和苦戀,其情是何等的堅定! 但在北渚,仍不見湘君的蹤影,再次的失望、不啻心頭悶雷,使她再也承受不了這樣的打擊。頓覺天旋地轉、恍忽迷離,眼前的世界似乎也為之顛倒: “鳥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水鳥落到了屋頂之上,水卻在廳堂中漫流,該見到的杳然,反常的景像卻屢屢再現。這種不解與不滿,似乎她在面對江湘大地傾吐著自己滿腹的幽怨。諸般努力,終無結果,終于使這位湘靈深感絕望而要慧劍斬情絲了。“捐余玦兮江中,遺余佩兮醴浦”,要把用以贈給湘君表情達意的玉玦和佩飾投諸江水之中,拋到醴水之濱,以此來表現她惱恨、失望、決絕之情。但縈繞在她心頭深沉纏綿的情思,又怎能遽然斬斷。愛情的魅力在她心頭又回波翻卷,“采芳洲兮杜若,將以遺兮下女”,下女,即侍女。她在一時惱恨、任性而捐玦遺佩之后,不由得又采來芳馨的杜若作為寄情之物,雖明言送給侍女,實則是假侍女之手遞簡傳情。從而極其傳神地捕捉住了湘夫人惱恨與摯愛交織、欲休難休的復雜而微妙的心理。手法之高妙,令人嘆賞不已。“旹不可兮再得,聊逍遙而容與”! 旹,即 “時”字,這里指他們歡會的美妙時刻。多情的女神又從任性而恢復冷靜,被惱恨一時淹沒的摯愛之情又從內心涌動而出,她深知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惟其難得才彌足珍貴,一定要耐心地從容等待,相信那美好神圣的時刻終會到來。從而成功地表現了經歷過心靈的風風雨雨、好事多磨的痛苦之后的湘夫人對愛情一如既往,堅如磐石的期待和追求,曲折盡致地完成了對這位癡情女神心理的展示和性格的刻畫,也使湘夫人成為我國文學史上萬古不滅的藝術典型。
注釋
①蹇(jian簡):發語詞。②要眇:美好的樣子。③參差: 洞簫,一說排簫。④邅(zhan沾):轉道。⑤薜荔、蕙及下文的蓀、蘭、杜若等皆為香草名。綢:縛。 ⑥怨長:長相怨恨。 ⑦鼂 :同“朝”。 ⑧次:止。 ⑨捐:棄。 玦: 環狀有缺口的玉佩。⑩逍遙、容與: 皆從容的樣子。
上一篇:《河畔草未黃》詩文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湘夫人》詩文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