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新郎》言情贈友詩歌
鄉士①以狂得罪,賦此餞行
甚矣君狂矣! 想胸中些兒磊磈②,酒澆不去。據我看來何所似,一似韓家五鬼③,又一似楊家風子④。怪鳥啾啾鳴未了⑤,被天公、提在樊籠里⑥。這一錯⑦,鐵難鑄。濯溪雨漲荊溪水⑧,送君歸、斬蛟橋外⑨,水光清處。世上恨無樓百尺⑩,裝著許多俊氣(11),做弄得棲棲如此(12)。臨別贈言朋友事,有殷勤六字君聽取: 節飲食、慎言語。
這首詞是為獲罪的鄉士餞別所作。詞一開始寫道“甚矣君狂矣”,突出了一個“狂”字。鄉士之狂,非同一般,而是“甚矣”。狂人身上自然有許多狂氣,而鄉士之狂原因何在呢?詞中寫道: “想胸中些兒磊魂,酒澆不去。”原來鄉士胸中填滿了不平之氣,即使用酒澆灌也難以平息。“不平則鳴”,鳴之后便被視為狂人,那么鄉士到底是怎樣一個人呢?詞中連用兩個典故,說鄉士“一似韓家五鬼,又一似楊家風子”,突出鄉士是一個很有才氣的人。既然這樣,何以稱其為狂人呢?“怪鳥啾啾鳴未了,被天公捉在樊籠里。”原來友人之狂,在于他發表了一些與世俗乖違的言論,為時世所不容。故身陷困境,受到罪罰,一舉不慎便鑄成大錯。這樣層層剝皮式的描寫,鄉士的形象便活現紙上。
下來是一段景物描寫。因為鄉士回宜興要經過荊溪、濯溪、斬蛟橋,故寫了這些地方。這段景物描寫看來意義不大,實際上起到了過渡和調節的作用。
景物描寫之后轉入對鄉士不幸遭遇的同情。既然鄉士富有才氣,舉動超人,理應受到尊重和重用,事實上卻遭到壓制,可見這個社會是糞土人才的社會。世上既無儲蓄人才賢士的百尺高樓,所以人才志士整天過著不安定的生活。唐代著名詩人杜甫在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一詩的末尾大聲疾呼: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可見壓制人才、不重用人才乃是我國封建社會的一個通病。最后一句告誡朋友 “節飲食,慎言語”,似是一般的寒暄語,其實語中隱含著難以言宣的憤懣與感慨。
這首詞寫了一出悲劇,一出 “鄉士”受到統治階級迫害、喪失自由的悲劇。在選材和組織上很有特色。一開始寫鄉士之狂氣,層層深入,富有氣勢。中間以景物過渡,最后歸結為對友人的同情和勸慰,整篇布局合理,跌宕有致。
注釋
①鄉士: 和作者同鄉的書生。②磊磈:即磊塊,胸中不平。③韓家五鬼:韓愈《送窮文》稱“智窮”、“學窮”、“文窮”、“命窮”、“交窮”為五鬼。④楊家風子: 《舊五代史·楊凝式傳》載楊凝式“善于筆札,洛州寺觀藍墻粉壁之上題紀殆遍。時人以其縱誕,有風子之號焉”。風子即瘋子。⑤怪鳥啾啾: 以喻鄉士不合時宜的言論。⑥樊籠:關鳥獸的籠子。以喻受到迫害、喪失自由。⑦“這一錯”兩句用典《通鑒》 (卷二六五)載唐羅紹威聯合朱全忠擊潰魏承嗣的部隊以后,供應朱部所需,把蓄積都花光了。羅紹威悔曰: “合六州四十三縣鐵,不能為此錯也。”錯,本指錯刀,借用為錯誤。⑧濯溪雨漲荊溪水: 荊溪在江蘇宜興縣南以近荊南山得名。流入太湖。濯溪,荊溪的支流,方位不詳。⑨斬蛟橋外: 《世說新語·自新》載周處: “入水擊蛟,蛟或浮或沒,行數十里,處與之俱,經三日三夜,……竟殺蛟而出。”橋,指宜興城南的長橋,宋時改名為荊溪橋,即相傳周處斬蛟的地方。作者送鄉士回宜興,故提到以上這些處所。⑩樓百尺: 此處指儲備人才賢士的地方。(11)俊氣: 俊秀之氣,指才人賢士。(12)棲棲: 不安定的樣子。
上一篇:《谷風(雅)》詩文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贈僧還日本》詩文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