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夫石》言情贈友詩歌
終日望夫夫不歸,化為孤石苦相思。
望來已是幾千載,只似當時初望時。
相傳古代有個女子思戀遠離的丈夫,天天上山遠望,許多年過去了,丈夫仍然沒有回來,那女子日復一日地望,竟在山巔化為石頭。這個傳說在民間極為流行,望夫石也有好多個。詩里寫的望夫石在安徽當涂縣西北,因為詩人在詩題下有個自注: “正對和州郡樓”,唐代的和州即今安徽和縣,與當涂縣正好隔江相望。
頭兩句,似乎只是一般地入手擒題,然而,詩人已經暗弄狡獪,他把原傳說加以改造,把時間縮短了。“終日望夫夫不歸,化為孤石苦相思。”原傳說是那女子日復一日的望,天長日久才化為了石頭;現在詩人偏偏說她是“終日”,即一日之間就化作石頭?!拔樽玉氵^昭關,一夜須眉皆白”,之所以那樣令人震顫,正是因為人們體會到在那一夜中,主人公經受了多么強烈的焦急和憂慮。如把 “一夜”換成 “數夜”,那焦慮之情就沖淡了。反過來,詩人把望夫女的天長日久化石縮短為終日化石,也正是為了突出那 “苦相思”的情感強度?!翱嘞嗨肌笔且?,“化為孤石”是果,按一般的寫法,這將是一個因果句: “苦相思化為孤石”。但劉禹錫到底是大手筆,他不用因果句而是用了一個述補結構: “化為孤石苦相思”,“苦相思”作為 “化石”的趨向、結果補充說明著化石,這樣,那望夫女就不是化了石就完了,而是化石以后還在繼續著她的苦苦相思……這就曲傳望夫石之神,真真把個石頭寫活了。第三句,單看不大突出,“望來已是幾千載”,只是再把傳說復述一下。然而詩人用虛詞“已是”與下句的“只似”相互呼應,一氣呵成過渡到下一句: “只似當時初望時”,讀到這里,你才真得拍案叫絕,幾千載的久望只如初望! 初望,是情感最強烈的瞬間。但心理學已經證明,強烈的情感是不能持久的,強烈的情感會變得平靜,甚至變得遲鈍。說到男女之情,有諺云: “見多情易厭,見少情易變?!闭侵赋隽饲楦幸鬃兓男再|。不過,這里詩人是在作詩,并不是在搞科學研究,他偏偏要一反這個“見少情易變”,非要寫望夫女久望只如初望,以此來突出那“苦相思”的歷久不衰,愛情的深沉與執著。
僅僅作為詠望夫石看,這首詩已是非常完整,深摯動人了。然而,作者的本意還不單在寫望夫石。劉禹錫在永貞革新失敗后,貶官遠州,這首詩即是在和州刺史任上所作。同期又有詩云: “望夫人化石,夢帝日環營?!?( 《歷陽書事七十韻》 ) 把兩首詩合觀,可見 《望夫石》 正是通過望夫女的苦相思,寄寓了詩人自己思戀京國,盼望結束外放的急迫心情。故言在此而意在彼,全用比體,深于寄意,這又是此詩的一個特色。
上一篇:《月云高》詩文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望夫詞二首·(其一)》詩文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