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家灣有感①
博平縣里侍親時,四十年來兩鬢絲。竹馬都非前日夢②,枯魚空負此生悲③。已無父老談遺事,獨有聲名系去思④。憔悴平生塵土跡,魏灣流水會能知⑤。
①魏家灣,詩題下注云:“博平縣地也。”博平,明為東昌府,地在今山東聊城西北。 ②竹馬,《后漢書?郭汲傳》:“始至行郡,到河西美稷,有兒童數百,各騎竹馬,道次迎拜。”后用以對地方官吏的稱頌。這里既指作者父親的治績,又指作者隨父在博平的兒時生活。 ③“枯魚”句,《韓詩外傳》一:“枯魚銜索,幾何不蠹。二親之壽,忽如過隙。”后亦用為思念已故父母之詞。 ④去思,對地方去職官吏的懷念。《漢書?何武傳》:“去后常見思。”此句與第三句相應。 ⑤會,應當。
【說明】 作者的父親文林,于成化十八年(1482)出任博平知縣,作者隨父前往,時年十三歲。弘治十二年(1499),文林卒于溫州。作者挾醫省疾,后三日至。
嘉靖五年(1526),作者在京,以忤當道,三上疏乞歸而致仕。十月出京,因河冰被阻于潞河。此詩當作于是年或次年,時年已五十七八。
全詩很質樸,感情亦真摯,但第三句“枯魚空負此生悲”,第七句“憔悴平生塵土跡”,其中“此生”與“平生”意固相同,兩“生”字又重復,是一病。
上一篇:《題復甫墨牡丹》明代詩賞析
下一篇:《嚴嵩》明代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