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夜啼》言情贈友詩歌
黃云城邊烏欲棲,歸飛啞啞枝上啼。
機中織錦秦川女,碧紗如煙隔窗語。
停梭悵然憶遠人,獨宿空房淚如雨。
“烏夜啼”寫織婦因烏枝上夜啼,喚起因丈夫出征自己獨守空房之苦悶,反映了頻繁征役所帶給人們流離遠別的痛苦。
開首兩句狀物起興,畫出了一幅昏鴉啼歸的圖象。“黃云”乃夕陽晚照之景; 夕陽西下,余輝返照城頭上空,正是雞要上架鳥要歸巢之時。日暮黃昏,成群的烏鴉從天邊飛回,有的正在空中盤旋,有的落在樹枝聲聲而啼。這“啞啞”的叫聲乍聽起來令人心煩。其實,這些歸鴉,它們在彼此相喚,傳遞著關切問安的信息呀! 不通鳥語之“人”為什么會心煩意亂呢?原來,這人是秦川的思婦。她身在機中織錦,心在思念遠方的那一位。心思不定,神態必有反映。凝神遠眺,視窗紗如煙云,聽烏啼如對語。烏鴉尚且能暮歸而互啼,雌雄相喚,在外服役的那一位甚么時候能回家呢? 茫然不知所措。思婦悲愁郁結,無法排解,不想也不由己,想又不得隨心意。昔日的恩愛,栩栩如生難忘懷;此時的孤獨,寂寞空房對誰訴? “他”在哪里呢? “停梭悵然憶遠人”,空房里思婦傷感至極,淚如雨下,而窗外歸飛的烏鴉還不住地在“啞啞枝上啼”呢!面對此情此景,讀者和作者怎能不與思婦一起悵然發愁呢?
全詩無一句直抒胸臆之筆,只是對客觀景物與人物動態進行描寫,而離愁別恨的心緒和發自肺腑的苦悶,卻令人感奮不已。
沈德潛在 《唐詩別裁》 中評價這首詩說: “蘊含深遠,不須語言之煩。”言簡意賅,一語破的。李白的“烏夜啼”的確是景中寓情,情中融景的思夫名篇,千百年膾炙人口,傳誦不衰!
上一篇:《東門之墠(鄭風)》詩文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于易水送人》詩文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