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言情贈友詩歌
余赴廣東,實之夜餞于風亭①
束缊宵行十里強②,挑得詩囊,拋了衣囊。天寒路滑馬蹄僵,元是王郎,來送劉郎。酒酣耳熱說文章,驚倒鄰墻,推倒胡床③。旁觀拍手笑疏狂; 疏又何妨,狂又何妨。
林希逸《后村先生劉公行狀》 : 宋理宗嘉熙三年(1239) ,“文清李相(宗勉) 擢公江西提舉,改廣東提舉”,年底,劉克莊“不以入嶺為難”,欣然自莆田赴任。該詞就是作于這次赴任途中。
這是一首豪放而富有情趣的友情詞。上片寫途至風亭,忽遇王邁前來送行,下片寫餞行情景。但餞行話別,不作惜別語,而作疏狂情態; 雖遭旁人指笑,仍不改其度,反而覺得別有其趣,自以為是。劉克莊與王邁,是鄰鄉知交。“少時棋柝曾聯句” (劉克莊《賀新郎·實之三和,有憂邊語,走筆答之》) ,從小就無拘無束,相得甚歡。這里,以夸張的手法,極寫旁若無人、推椅倒墻的疏態狂度,正反映了他們的情誼之篤,且仿佛如少年時 “兩小無猜”一般, 坦率無飾。 同時, 又隱含當時共同的人生態度。《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五二《臞軒王少卿墓志銘》載: 王邁通判漳州時,言官指控他交結真德秀、魏了翁等人,“以收虛譽”,被免官歸里。對此,王邁心含不平,后雖復官,先后委予福州、建康府、信州等地通判之職,皆棄而不行,直至淳祐元年(1241) ,才出官吉州。這次前來為友餞行,正是他懷憤棄官居里、投閑置散時。同樣,劉克莊的仕途也坎坷不平。寶慶元年 (1225) ,因賦 《落梅》一詩,遭言官彈劾,以訕謗當國權臣罪,罷官廢棄多年。而今,雖先于王邁走馬上任,但 “老子平生無他過,為梅花受取風流罪” (劉克莊 《賀新郎·宋庵訪梅》) ,怨忿之情,一直不絕如縷。這相似的宦海遭遇和憤懣心理,更驅使他們產生共鳴,并希冀沖破束縛,追求豪放自由的生活。詞中表現的疏狂情態,便是對當時束縛思想自由的枷鎖的抗議,也是他們追求自由人生的具體表現。
注釋
①實之: 王邁 (1188-1248) ,字實之,號臞軒,福建仙游縣人。風亭: 在福建莆田西南。②束缊: 束亂麻為火把。《漢書》卷五《蒯通傳》: “束缊請火于亡肉家。” ③胡床: 即交椅,可以轉縮,便以攜帶。
上一篇:《一剪梅》詩文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七夕》詩文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