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況
玉樓天半起笙歌,風送宮嬪笑語和。
月殿影開聞夜漏,水精簾卷近秋河。
這首詩寫失寵宮女的哀怨。前二句寫得寵者的歡樂。先寫玉樓笙歌。玉樓,指皇帝居住的樓閣。以“玉”狀“樓”,言樓閣之華美。天半,離天只剩一半,極言樓閣之高。聳入高空的皇宮樓閣里,響起了陣陣笙歌。只說“笙”與“歌”,卻使人想見那里的管弦之盛、歌舞之歡。二句寫宮嬪笑語。是說隨風送來了得寵宮女的說笑之聲。“和”字寫“笑語”與“笙歌”混雜一起,而不為“笙歌”之聲所遮掩,可知“笑語”之聲的酣暢,使人想見出得寵者興高采烈的情狀。這兩句通過失寵者耳中所聞之笙歌笑語,寫出了皇帝宮殿里的熱鬧景象。后二句轉寫冷宮情景。夜深了,浮云散去,月亮出來了。失寵的宮女長夜難眠,在寂寞地聽著銅壺滴漏之聲,又獨自卷簾,遙望著天上的銀河出神。夜漏,古代一種計時器。古時以銅壺漏水計時,稱為“漏”;宮中專用者,謂之“宮漏”。詩人常借它寫宮怨之情。如王昌齡《長信秋詞》:“熏籠玉枕無顏色,臥聽南宮清漏長。”李益《宮怨》:“似將海水添宮漏,共滴長門一夜長。”顧況也選取了夜聞宮漏這個生活細節,來表現失寵宮女處境的冷凄及其內心的幽怨。“月殿影開”,表明時間的推移。這時夜已深了,玉樓里的笙歌笑語也早已消歇了。可這位宮女仍然不能入眠,那悠長凄涼的銅壺清漏,不斷地響在她的耳際,也仿佛滴在她的心頭。如果說前兩句是以笙歌笑語的“樂”境,反襯失寵者的“哀”情,那么這第三句則是以水滴宮漏的“哀”境來烘托“哀”情,進一層地表現了宮女孤寂、凄涼的心境。末句寫了一個卷簾望秋河的動作,并用一個“近”字,揭示了宮女在此境中的特殊感受。秋河,即銀河。銀河本在天上,宮女卻感到它“近”在眼前,恍如橫亙在“玉樓”和冷宮之間。只寫宮女感覺上的“錯位”,不言怨情,而怨情自顯言外。
這首詩構思的妙處,在于詩意的表達體現在鮮明的對比之中。玉樓笙歌笑語的熱鬧,與冷宮月影夜漏的冷凄,得寵者的歡樂,與失寵者的悲愁,形成了明顯差異。全詩通過鬧與靜、盛與衰的強烈對比,充分表現了失寵宮女的哀怨之情。
上一篇:劉長卿《酬李穆見寄》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郎士元《聽鄰家吹笙》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