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祜《題金陵渡》唐山水詩鑒賞
張祜
金陵津渡小山樓,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兩三星火是瓜洲。
這首《題金陵渡》,是張祜在行旅途中所作。它描寫了作者夜宿金陵渡時所見的景物,并寄托了淡淡的羈旅愁思。
“金陵津渡小山樓”,這一句交代投宿之處。“金陵”系今之江蘇鎮江,唐朝稱“金陵”。“津”為渡水之處,“津渡”二字同義。“小山樓”是“行人” (即作者)此夜所住的樓。首句寫地點,下文的情、景均由此生發。
次句“一宿行人自可愁”,交代時間和人物,并明確道出一個“愁”字。“自可”二字是說,這種愁其來無因,其去無蹤,是一種莫可名狀的心緒。“一宿”二字告訴讀者,行人在“小山樓”上一夜沒有睡好覺,始終為這種愁緒輕輕地籠罩著、撩撥著。
三、四句“潮落夜江斜月里,兩三星火是瓜洲”寫金陵渡口的夜景。長江落潮時天將破曉,周圍仍是一片夜色。一彎斜月掛在天際,些許微光使長江兩岸的景物模糊莫辨,惟見遠遠的對岸有兩三點若明若暗的燈光在閃爍,那里便是瓜洲了。“瓜洲”在今江蘇省揚州市南,與鎮江市隔江相望。“兩三星火” 四字是全詩的傳神之處。瓜洲距金陵渡較遠,所以只能看到 “兩三星火”,這是就地理位置而言; 其時夜色已深,但離天亮尚有一會兒,“兩三星火”也許是早起人家的燈光,這是就時間而言; “斜月”微照,燈光不及沉沉的無月之夜那樣分明,這是就景物特征而言。“兩三星火是瓜洲”能夠喚起人們一種朦朧的美感,讓人可望而不可及。這與第二句中的“愁”字是統一的。無名的、淡淡的愁緒也有一種朦朧感,只可體會,難以把捉。朦朧的愁緒與朦朧的夜景交融在一起,構成一個朦朧的意境。這是本詩的最大特色。
這首詩一、二、四句直如白話,第三句稍有琢磨的痕跡。總的來看,可稱得上“空靈輕巧” 四字。
上一篇:蘇軾《題西林壁》宋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
下一篇:薛逢《題黃花驛》唐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