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寶釵與黛玉書并詩四章(第八十七回)
【原文】
妺生辰不偶①,家運多艱,姊妺伶仃,萱親衰邁②。兼之猇聲狺語③,旦暮無休;更遭慘禍飛災(zāi),不啻驚風密雨。夜深輾側(cè),愁緒何堪!屬在同心④,能不為之愍惻乎⑤?回憶海棠結(jié)社,序?qū)偾迩铮瑢粘烛藲g洽。猶記“孤標傲世偕誰隱,一樣花開為底遲”句,未嘗不嘆冷節(jié)余芳⑥,如吾兩人也!感懷觸緒,聊賦四章。匪無故呻吟⑦,亦長歌當哭之意耳⑧。
【注解】
①不偶:不吉利。
②萱親:母親。
③猇(xiāo)聲狺(yín)語:虎吼狗叫。比喻令人不得安寧的壞消息。猇,指猛虎怒吼聲。狺,狗叫的聲音。
④屬在同心:凡與自己要好的朋友。
⑤愍(mǐn)惻:同情。愍,同“憫”。
⑥冷節(jié)余芳:冷若冰霜的節(jié)守,春光已過的芳香。
⑦匪:同“非”。無故呻吟:猶言無病呻吟。比喻無真情實感而故弄文墨。
⑧長歌當哭:用長聲歌詠或?qū)懺娢膩泶嫱纯蓿枰允惆l(fā)心中的悲憤,形容借歌抒情。
【原文】
其一
悲時序之遞嬗兮①,又屬清秋。
感遭家之不造兮②,獨處離愁。
北堂有萱兮,何以忘憂?
無以解憂兮,我心咻咻③!
其二
云憑憑兮秋風酸④,
步中庭兮霜葉干。
何去何從兮失我故歡!
靜言思之兮惻肺肝⑤?
其三
惟鮪有潭兮,惟鶴有梁⑥。
鱗甲潛伏兮,羽毛何長⑦!
搔首問兮茫茫,
高天厚地兮,誰知余之永傷⑧?
其四
銀河耿耿兮寒氣侵,
月色橫斜兮玉漏沉⑨。
憂心炳炳兮⑩,發(fā)我哀吟。
吟復(fù)吟兮,寄我知音。
【注解】
①遞嬗(shàn):依次更替,逐步演變。
②不造:不幸。
③咻咻:本為噓氣聲,引申為不安寧。
④憑憑:亦作“馮馮”,盛多的樣子。酸:“冷”的修辭說法。
⑤言:語助詞,無義。惻肺肝:相當于說“痛徹肺肝”、“撕心裂肺”。
⑥此兩句意思是說:鮪(wěi)、鶴本應(yīng)有安居之處。鮪:鱘魚和鰉魚的古稱,春日用以薦祭寢廟(先王之墓),是貴重的魚。梁:屋梁。
⑦鱗甲:指蛟龍。羽毛:指凡鳥。喻所謂君子失意,小人得勢。
⑧永傷:無盡的愁思。
⑨玉漏沉:計時的漏壺快要流盡了。即夜將盡的意思。
⑩炳炳:憂心的樣子。形容憂思不減。
【背景】
薛蟠酒店行兇,打死張三,經(jīng)賄賂官場得以翻案滅罪。薛家人虛驚一場。寶釵的書和詩就是在等待結(jié)案期間所寫。黛玉看了,不勝傷感,又想:“寶姐姐不寄與別人,單寄與我,也是‘惺惺惜惺惺’的意思。”
【賞析】
薛蟠行兇打死張三、受官場庇護的情節(jié)是第四回打死馮淵的翻版,所不同的是曹雪芹顯然同情受害者一邊,而續(xù)書者則讓寶釵在信中大肆歪曲事實真相,混淆視聽:明明是張三家被弄得家破人亡而兇手安然無事,寶釵的信中卻偏說自己“更遭慘禍飛災(zāi)”;被害家屬喊冤叫屈,官府老吏虛張聲勢,寶釵就危言聳聽地說是“猇聲狺語,旦暮無休”;還“長歌當哭”,“寄我知音”,完全顛倒了黑白!續(xù)作者居然以同情的筆調(diào),把這些當作寶釵抒情詠懷的內(nèi)容,還讓黛玉“同心”相感,與之唱和,其立場愛憎不問可知。
詩歌四章,大多是古詩中現(xiàn)成語句的堆砌,思想乏味。首章是書信內(nèi)容的重復(fù),只不過是借景抒懷,說出內(nèi)心的愁緒;第二章“失我故歡”之嘆所指莫名,還是痛惜過去歡情的逝去;第三章“鱗甲潛伏兮,羽毛何長!”以鮪、鶴作比,傾訴自己的感傷,顯得有點不倫不類,一貫宣揚“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寶釵怎么忽然發(fā)起“懷才不遇”的牢騷來了呢?第四章表明給黛玉寫信的原因,把黛玉引為知己,已屬實在無話可說,無病呻吟罷了。
【鏈接】
法國人評《紅樓夢》
l98l年,法文版《紅樓夢》正式出版,《快報》周刊評價:現(xiàn)在出版這部巨著的完整譯本,填補了長達兩個世紀令人痛心的空白。這樣一來,人們好像突然發(fā)現(xiàn)了塞萬提斯和莎士比亞。我們似乎發(fā)現(xiàn),法國古典作家普魯斯特、馬里沃和司湯達,由于厭倦于各自苦心運筆,決定合力創(chuàng)作,完成了這樣一部天才的鴻篇巨著。《紅樓夢》是“宇宙性的杰作”,曹雪芹具有布魯斯特敏銳的目光,托爾斯泰的同情心,繆西爾的才智和幽默,還有巴爾扎克的洞察和再現(xiàn)包括整個社會自下而上的各階層的能力。
上一篇:紅樓夢《薛寶琴柳絮詞·西江月(第七十回)》原文、注解、背景介紹、賞析
下一篇:紅樓夢《薛寶釵詠白海棠(第三十七回)》原文、注解、背景介紹、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