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描寫《北京市·薊門煙樹》古詩詞賞析大全
薊門煙樹為“燕京八景”之一,在北京海淀區德勝門外黃亭子元代土城遺址上。“薊門”指春秋戰國時期的薊城,即公元前700年時北京城的前身。元、明以來,把德勝門外元大都城建德門(俗稱土城關)當作薊門舊址。傳說門外有二土阜,即為薊丘。清《一統志》:“薊丘在順天府舊燕城西北隅,為京師八景之一。”《長安客話》:“今都城(北京)德勝門外有土城關,相傳為古薊門遺址,亦曰薊丘。”“樹木蓊然,蒼蒼蔚蔚,晴煙拂空,四時不改”,故有“薊門煙樹”之稱。今因城市變遷,此景已不存,但土城遺址上仍立著一“薊門煙樹”石碑,碑高約3米,寬30厘米,碑正面為乾隆手書“薊門煙樹”四字,背面為乾隆的一首七律詩。根據上述歷史記載,以及現存的碑碣,這里被認作是北京城最古老的遺跡,是2000多年前戰國時燕國的國都——薊城遺址。
燕臺一去客心驚,笳鼓喧喧漢將營。
萬里寒光生積雪,三邊曙色動危旌。
沙場烽火連胡月,海畔云山擁薊城。
少小雖非投筆吏,論功還欲請長纓。
[詩名] 望薊門
[作者] 祖詠,唐代洛陽人,開元十二年(724年)進士,曾官駕員外郎,與王維為詩友。此詩是他游宦范陽(即今北京)時,登上燕臺,遙望薊門時的見聞和感想。
[注釋] ●薊門:此處即指薊城,即當時的范陽城,為唐代東北邊重鎮;范陽道以此為中心,統率十六州。開元二十二年,幽州節度使張守珪斬契丹王屈烈及可突干于此。●燕臺:即幽州臺、也稱黃金臺,見下篇“金臺夕照”注。“燕臺一去”為倒裝句,意為“一到燕臺”。看到守邊大軍雄壯軍容,震撼了詩人的心靈,故用“客心驚”。●笳鼓句:說漢家大將營中,吹笳擊鼓,喧聲重迭。唐時詩人以“漢”指“唐”。當時該城唐軍的防御對象是契丹。●寒光生積雪:是積雪生寒光的倒裝句。●三邊句:高高的軍旗在邊塞重鎮的曙色中獵獵舞動。三邊為邊塞的泛稱。●少小二句:說自己雖不像東漢班超那樣投筆從戎,但也要學習西漢書生終軍,向皇帝請長纓,為國立功。全詩格調高昂,感奮人心。
野色蒼蒼接薊門,淡煙疏樹碧絪缊。
過橋酒幔依稀見,附郭人家遠近分。
翠雨落花隨處有,綠陰鳥啼坐來聞。
玉京近日多佳氣,縹緲還看映五云。
[詩名] 薊門煙樹
[作者] 金幼孜,明代人。
[注釋] ●酒幔:酒店的門簾,可見當時這里尚未完全荒蕪。
古城西北薊門前,望見郊磯樹似煙。
十里清陰遙帶郭,萬株濃綠上參天。
行人歇馬偏留愒游客聽鶯每見憐。
幾度更看搖落處,長吟惟是夕陽還。
[詩名] 薊門煙樹 (燕京八景之一)
[作者] 鄒緝,明代吉水(今屬江西省)人,洪武中舉明經,永樂中累官翰林侍講,進右庶子。博極群書,居官謹慎,后上書陳時政缺失,幾得禍。一生清操如寒子。
[注釋] ●古城二句:點出薊門煙樹的由來。●十里二句:薊門外大道是京城通西北的要道,這里樹木高大參天,濃綠無比。“十里”、“萬株”顯出大自然渾然一片碧綠。●愒(xi,息),同憩。●幾度二句:幾度春秋,花開花落,樹榮樹枯,在夕陽晚唱里有多少人生感觸!
十里輕揚煙靄浮,薊門指點認荒邱。
青簾貰酒今何少,黃土埋人即漸稠。
牽客未能留遠別,聽驪誰解作清游?
夢鐘欲醒紅塵夢,斷續常飄云外樓。
[詩名] 薊門煙樹
[作者] 弘歷,即清乾隆帝。本詩為“薊門煙樹”碑刻之詩。
[注釋] ●青簾:酒店門前掛的簾旗。●貰酒:賒酒,此處也即指酒店賣酒。頭四句總的意思是嘆這里已失去往日的繁華,而只見荒冢累累。●牽客:送別的人。因這里也是人們送別之地。●紅塵夢:世俗人生之夢。
薊門煙樹涌樓臺,長樂花迎曉露開。
三十六宮春歷歷,柳蔭多處是蓬萊。
[詩名] 清官詞(之一)·薊門煙樹
[作者] 魏程搏,清末民國初文人。
[注釋] ●薊門煙樹:此處泛指北京城。●三十六宮;遙看當時紫禁城內各處宮殿。●蓬萊:仙山瓊島,此處將宮廷比喻為仙境一般美麗。
上一篇:關于描寫《江蘇省·蘇州園林》古詩詞賞析大全
下一篇:關于描寫《安徽省·虞姬墓》古詩詞賞析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