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白云歌送劉十六歸山》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李白
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處處長隨君。
長隨君,君入楚山里,云亦隨君渡湘水。
湘水上,女蘿衣,白云堪臥君早歸。
李白這首情韻獨特的歌行,是他在唐玄宗天寶二年(743)浪跡長安時,為送劉十六歸隱湖南而寫的。當時,李白身負翰林之名,懷抱濟世之志,卻遭讒受詛,玄宗疏之,使他只好縱情飲酒,與賀知章、崔宗之等作酒中八仙之游。這時他送友人歸山,自會牽動起對于腐敗現實的積憤,引發出自己決意離京歸山的共鳴。因此,全詩充溢著借送人歸而明己志的濃烈情緒。
詩人以《白云歌》命題,并且以白云起,以白云結,中間還隨處點染白云,造成山盈白云、水縈白云、白云隨人、人臥白云的高潔飄逸的境界,實顯詩人借諸白云抒發情懷的匠心,喚起人們對于隱者猶如白云一樣自由高潔的聯想。
開頭兩句,詩人徑直從“白云”下筆,明寫行程,暗寓送別,不露痕跡地點出詩題的含意。“楚山”,代指古代楚疆,這里指今湖南地區; “秦山”,代指古代秦地,這里指唐都長安。由秦至楚,本是劉十六歸山路線。但不直言秦地、楚地,而說“楚山”、“秦山”,這不僅扣合“歸山”題面,顯得形象生動,增強隱逸情調,而且前人早已說過“云無心以出岫”,可以由山自然地引出了云。這云潔白無瑕,自由不羈,卻處處總是緊隨著劉十六,劉十六的隱者風度、高潔品格自可想見。君歸楚山,白云長隨,雖沒直寫離情,已經暗含“送”意。可以想象,詩人的目光似乎跟著這飄浮的白云一直遠去,長隨友人的行蹤,詩人對友人依依不舍的深情厚誼,已盡在不言之中。
接著三句,承上發揮,由山而水,進層描寫白云“長隨君”的生動情景,點明友人“渡湘水”而“入楚山”的具體路線。運用回環復沓的句式,自具一種音樂美,又讓人自然感受到“云亦隨君”的情調美。作為“白云歌”主角的這“云”對“君”之一往情深,被渲染得淋漓盡致,似乎它就是友人的無所不在的伴侶。
末尾三句,再由隱逸地的美好引出友人當歸的送別情懷。“湘水”二字,直承上句,由水帶山,生發出對于“女蘿衣”的妙想。“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帶女羅。” (屈原《九歌·山鬼》) “女蘿衣”自然會使人感到那個身上披戴香草、愛慕高潔之人的山鬼。所以“女蘿衣”實是“楚山里”的形象寫照和美化,較之直說“楚山里”,更多了一層有身著女蘿衣的山鬼盛情相待的寓意。因此“白云堪臥君早歸”就自然而發了。這朵白云,不僅隨君飄到湘水上、楚山里,而且可供君安臥而眠,與君簡直是形影不離。說“白云堪臥”,言外是說市朝不可居。云本不可臥而言“堪”,設想奇特,意味深長,使得“君早歸”有了不得不然的依據。詩意發展至此,方才點明題中“歸”字,而又冠以“早”字,顯見詩人借著白云殷切盼歸之意,抒發送友早日歸山之情,其語氣之堅定、愷切,也正流露了詩人對長安市朝污爛現實的強烈不滿和離去決心。
上一篇:韋應物《滁州西澗》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下一篇:白居易《白云泉》精選經典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