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偓《雷公》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韓偓
閑人倚柱笑雷公,又向深山霹怪松。
必若有蘇天下意,何如驚起武侯龍?
這首小詩采用寓莊于諧的藝術手法,通過幽默輕松的風格,明白曉暢的語言,表達了深刻的思想與感情。
詩的前兩句突出一個“笑”字,為全詩奠定下諧趣的基調。“閑人”是作者自指; “倚柱”暗用荊柯的典故,《史記·刺客列傳》:荊柯刺秦王不中,“軻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罵曰: ‘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約契以報太子也。’”這里借典故以輕視雷公。后二句措詞諧妙,對“雷公”進行調侃,進一步顯示出“笑”的原由。作者生活在晚唐衰敗時期,天災人禍不斷,社會動蕩不安。作者由于反對朝廷內腐朽的宦官專權,深得昭宗賞識,后因與朱全忠不和,被貶為濮州(今山東鄄城)司馬,后雖官復原職,但迫于朱的權勢不敢入朝,到邊遠的福州投靠王審知,以至終了。聯系作者的經歷,便可知詩中“有蘇天下意”的“雷公”當是當今皇上,需要驚起的“武侯龍”(諸葛亮)也就是包括作者自己在內的具有雄才大略的杰出人才。由此可見,詩人的“笑”中飽含著極其深蘊的內含,既有對國家興亡的關切,有對才志之士不能任用的憾恨,也有對最高統治者深深的譴責!這便是寓莊于諧藝術手法的妙用!
上一篇:張祜《集靈臺》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下一篇:王昌齡《青樓曲二首》精選經典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