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金陵城西樓月下吟》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李白
金陵夜寂涼風發,獨上高樓望吳越。
白云映水搖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歸,古來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凈如練”,令人長憶謝玄暉。
“金陵夜寂涼風發,獨上高樓望吳越。”首二句開門見山,點出登覽的時間和地點。“高樓”,即金陵城西北覆舟山上的孫楚酒樓,因西晉詩人孫楚曾來此登高賦詩而得名。樓依山而建,與石頭城、清涼寺相對,下臨秦淮河,為觀覽勝地。詩人在夜晚獨自登上城西樓,舉目遙望江浙一帶的廣大空間,只覺秋風陣陣,夜涼如水。“涼風發”,寫出秋夜的氣候特征和詩人登覽時的感受。不在白晝,而偏偏選擇“夜寂”之時,又是一人“獨上”,可見詩人當時心情之郁郁寡歡,處境之流落不偶。
三、四句緊承“望”字而來,寫登樓所見。“水搖空城”與孟浩然“波撼岳陽城”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之句筆法相同; “搖”字與下句中的“滴”字尤見功力。兩句以動寫靜,盡顯古城之空曠,秋露之濃重,月光之清幽,夜色之蒼茫,雖系寫實,又不乏合理想象。站在高樓之上,雖有月光的臨照,但畢竟不會像白晝那樣把云水露滴都能看得真切。眼前朦朧的景色,正好襯托出詩人心情的空茫。
五、六兩句便是詩人孤寂茫然之情的生動寫照。“古來相接眼中稀”,不說自身境遇之孤獨,卻宕開一筆,說自古以來心神相交的人即世間罕有,從而使詩意更顯深婉,自然引出了結尾兩句。
望著月下滔滔奔涌的大江,詩人思接千載,不禁想起了他所仰慕的南齊著名詩人謝朓。謝朓因遭受排擠被迫離開京城金陵時,曾寫下了《晚登三山還望京邑》的著名詩篇,贊美金陵“余霞散成綺,澄江凈如練”的壯美景色。今天,詩人再次面對月色下如練的澄江,其境遇和心情正與小謝相似。而詩人所以尚友古人,引謝朓為知己,正是他現實生活的孤獨寂寞、缺乏知音,在政治上苦悶彷徨的曲折反映。
這首詩,塑造了一個沉吟月下、情思茫然的詩人形象,展示了詩人月夜登樓時孤寂、抑郁的內心世界。詩中連用兩個“白”字,兩個“月”字,不僅不覺重復,反而使詩句銜接得更加緊密。整首詩如脫口而出,一氣呵成,絲毫不受格律的束縛,可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上一篇:韋莊《金陵圖》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下一篇:劉禹錫《金陵懷古》精選經典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