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蘇軾·西江月》茶詞
蘇軾
茶詞
龍焙今年絕品①,谷簾自古珍泉②。雪芽雙井散神仙③,苗裔來從北苑④。湯發云腴釅白⑤,盞浮花乳輕圓。人間誰敢更爭妍,斗取紅窗粉面。
【鑒賞】 這是一首詠“茶道” 的詞。唐代茶道已十分講究,宋代茶道則更為精雅絕倫。宋代飲茶,一般是將茶葉制成餅狀,飲用前研成糊或膏,放入茶盞,然后 (或同時) 煮沸水沖飲。由于對茶餅的品級、水的質量、煮水及沖茶的方法程序日益講究,于是便出現了所謂“斗茶” 的雅事。所謂 “斗茶”,是親朋好友相聚,以茶會友,通過比試茶、水之品級,特別是比試飲茶手藝的一種游戲。這首詞便生動地記錄了一次斗茶的場面。
斗茶開始,分賓主坐下。一個說,我有龍鳳小團餅,是皇上所賜,為今年絕頂之品。這是先聲奪人之法。極品龍鳳小餅,每年產量據說僅數十枚,全都歸了皇上。不是心腹大臣,又遇皇上一時高興,焉能隨便賜人! 就真是皇上所賜,也只會供奉家中堂上,視若神明,怎能輕易拿出來! 這與下文所舉的一些“極品” 一樣,全是嚇唬人的。但另一人偏不買這個賬,他應聲說,我有廬山谷簾泉瀑布水,這可是茶圣陸羽評定的,天下第一水。幾千里路弄來的! 你有嗎?第一回合,各自亮出了極品,不分勝負。于是一個又說,我有天下第一的雪芽,毛茸茸的,又松又白又軟,怎么樣,沒聽說過吧?一個說,我有雙井茶,這才是后來居上的當今真正絕品,喝了便做神仙! 這第二回合仍是打個平手,于是大家相視一笑; 都不錯,都是北苑茶的嫡系子孫,大家彼此彼此,全算贏。詞的上闋,寫比試茶、水之品級,這還是低層次的 “茶道”,好戲還在下闋。下闋所寫的才是真正的斗茶,剛才只不過是小試鋒芒而已。首先,將茶餅用特制工具,加配特定輔料,碾成糊膏或粉末狀,放人盞中; 同時,用上好的純凈水,按一定規矩和程序煮沸。當然,這茶盞、水壺、火爐、燃料,都是很講究的,而碾制及煮水,更有一套復雜工藝,若是工具不精或工藝有差,則未斗已先輸了。一切就緒,現在斗茶正式開始! 各人一手執扇扇火,一手準備隨時取壺,全神貫注,聽得水聲三沸 (多了少了早了遲了便是煮水失敗),說時遲那時快,一手執壺,一手執一小拖把似的 “茶筅 (xian)”,提壺的那只手將沸水注入茶盞,這叫 “點茶”,又叫 “注湯”,執筅的那只手揮筅在茶盞中輕輕旋轉、擊打、拂動,這就 “擊拂”。點茶、擊拂合稱“點拂”。點拂時姿勢須優雅,手法須熟練,口中還須吟詩作詞。注湯不可快,不可慢,不能多,也不能少,更不能手一抖注到外面去。擊拂更須輕盈而全神貫注,若是濕了茶盞水面未到之處,便是輸了,若是把水擊到盞外,或者竟將盞擊翻,那就是大笑話了。點茶時將沸水注入盞內,茶膏隨極熱的水流迅速發散翻滾,叫做“發”。茶湯花成各種顏色、各種形狀,叫做“湯花”。湯花的質量不但取決于茶膏及沸水的質量,而且還受到點茶和擊拂技巧的極大影響。其顏色一般以純白為上品,其形狀則以豐富、逼真的形象為高下。詞中所謂 “湯發云腴釅白”,就是說湯花一發,如同白云那樣白、厚、軟、綿、豐滿,如同濃香的白酒,味道醇厚。茶湯上同時還有茶油花浮上,如同燉牛奶時有奶油浮上來一樣,在湯面輕盈地飄流轉動。這就是所謂 “盞浮花乳輕圓”。湯花的高下,在很大程度上還取決于湯花的形狀及其闡釋。點拂第一道程序完畢,茶湯表面便幻化出許許多多奇奇怪怪的花斑花紋,如有陽光或燭光照耀,經茶湯的反復折射,這些花紋的色彩和形狀就會更加豐富奇怪,就會更迅速地不斷變換。此時,斗茶選手便靠扎實的文學藝術根底和豐富的想象,用詩或詞的形式,吟出湯花的象形物,誰說出的象形物逼真貼切,奇特豐富,高雅微妙,誰就得分。你看 “紅窗粉面”,就是對于茶花的想象。這位茶斗士以茶筅在湯面輕輕一拂,忽然大叫道: 全天下誰敢來比,我這是高樓深閨,一扇扇紅窗,紅窗后美人粉面綽約,看,窗戶開了,美人來了,在笑、在看你呢! 于是大家伸頭圍看,果見紅樓影影綽綽,樓內美人穿梭,大家一齊叫絕。至此,你以為已經分出勝負了吧?早著呢! 這才是“第一湯”,原來“點拂” 要分七次進行,至第七湯才決出勝負。這首詞因詞牌限制,只能寫到此為止。唐宋詩詞中關于斗茶的描寫很多,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看。
上一篇:《蘇軾·蝶戀花》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張炎·解連環》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