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將進酒》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
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
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這首詩約作于天寶十一年(752),這時李白已從京城長安翰林院被唐玄宗“賜金放還”,匡時救世的政治抱負受到重創,又開始了飄泊的漫游生活。其時他與友人岑勛(岑夫子)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丹丘生)的潁(ying)陽山居作客,三人登高飲宴而有此作。“將(qiang)進酒”原是漢樂府短簫鐃歌的曲調,題目意譯即“勸酒歌”。將,請,勸。
這首詩最能體現李白豪爽雄邁、激蕩不羈的個性和感情傾瀉、馳騁縱橫的浪漫主義風格。一開始詩人就用兩個排比、比喻句寫出了時光的倏忽、人生的短暫。以逝水喻時間的流逝和一去不返是傳統的話語方式,但以“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這樣大的氣魄加以表現,卻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朝如青絲暮成雪”也是極度夸張的手法形容人生之易老:年華之老大就在朝暮之間,從而更突出抓緊時間生活的緊迫感。“人生得意須盡歡”以下六句皆為直抒胸臆之語。“岑夫子,丹丘生”以下,詩人進一步采用了對話的語氣,表露自己的心曲,既親切感人,也能感到詩中人物感情的交流。其中“鐘鼓饌玉不足貴”以下四句傾吐出詩人心中的“塊壘”:李白對權貴是藐視的,那窮奢極欲中的錦衣玉食豈能放在他的眼里;李白對圣賢是崇敬的,但圣賢的經典被當權者歪曲篡改當做了他們的遮羞布,因而“圣賢”是寂寞的。接著李白又引用“陳王昔時宴平樂”的典故傾吐自己的不平之氣:陳王曹植于曹丕、曹睿兩朝備受猜忌、有志難展,詩人同情他,也是惺惺惜惺惺之意。按:曹植《名都篇》詩中有“歸來宴平樂,美酒斗十千”之句。詩歌最后以“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作結,十分鮮明地顯現出李白“千金散盡還復來”的豪爽之氣,而“與爾同銷萬古愁”卻給千百年來的讀者留下了沉甸甸的思忖。李白的“萬古愁”是什么呢?僅僅是他個人的悲歡嗎?正直的、有才華、有抱負的知識分子永遠不會為獨裁專制的統治者所重用,甚至要受到打擊、清除、扼殺而后快——這該是李白的“萬古愁”吧!
全詩感情強烈,氣勢磅礴,語言豪壯,音節瀏亮,筆酣墨暢,忽張忽翕(xi),大開大合,極盡淋漓曲折、起伏跌宕之能事,有長江大河起伏奔騰、一瀉千里之勢,是廣為傳誦的千古名篇。
上一篇:杜甫《將赴荊南寄別李劍州》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下一篇:李賀《將進酒》精選經典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