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房兵曹胡馬》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杜甫
胡馬大宛名,鋒棱瘦骨成。竹批雙耳峻,風入四蹄輕。
所向無空闊,真堪托死生。驍騰有如此,萬里可橫行。
這是唐玄宗開元二十九年杜甫30歲左右壯游洛陽時寫的一首洋溢雄豪氣勢的名詩。“房兵曹”,一位姓房的下級武官,馬的主人,其名字與身世均不詳。“兵曹”,兵曹參軍的省稱,是唐代州府助理兵馬、驛傳的小官。“胡馬”泛指西北少數民族地區出產的馬。
一二兩句,壯聲奪人:啊,好一匹赫赫有名的大宛馬,健骨隆起像刀鋒的棱角引人注目(不似凡馬空有肥肉令人生膩)! “大宛”,漢代西域國名,在今中亞細亞烏茲別克共和國境內,盛產良馬,尤以汗血馬——漢代稱為“天馬”者最著名。“鋒棱”,瘦骨突出像刀刃般鋒利的棱角。
三四兩句,進而畫馬的神駿健悍之態:看吧,它兩耳尖豎如同斜削的小竹筒,一何銳利;它輕捷奔馳,更像四蹄生風,踏風飛行! “竹批”,竹削。“峻”,尖銳。古人以兩耳尖銳形似斜削的小竹筒為良馬特征,后魏賈思勰《齊民要術》卷六: “(馬)耳欲得小而促,狀如新斬竹筒。”唐太宗描寫他的駿馬即“耳根尖銳,杉竹難方”。可作參證。
五六兩句,由眼前現狀生發想象進而推斷:這神馬啊,奮勇前行,不拘奔向哪里,不問什么闊野大漠和深山峽谷,它都毫不為難!善騎者和它一起啊,實可以托付性命!唐汝詢《唐詩解》于此評注: “神駿如是,是真所向無前。”仇兆鰲《杜詩詳注》引何晏《韓白論》: “白起為將,所向無前。”都看出杜甫此處把馬人格化的描摹。曾有詩評家認為: “用一‘真’字,言外有人不如馬的意思”,是發人深思的。杜甫本是文章“似班揚”的高才之士,但在洛陽的進士考試卻以失敗告結。在充滿勢利氣息的喧囂都市中,難免遭人白眼,受小人的奚落乃至欺凌,所以,對良馬方有如此深沉的寄慨。
尾聯兩句,由馬而人,抒發詩人的總括性評品和理想式愿望:有這樣勇猛矯健、快捷奔馳的駿馬結為伴侶啊,大可橫行萬里去開拓一個壯美的世界!
本詩的藝術特色是,既善于以簡練明快的傳神筆致塑造出典型形象;又善于相機相諧地以物喻人、托物言志,形成警策淵永的意韻。張綖《杜詩通》說: “此四十字中,其種其相,其才其德,無所不備,而形容痛快;凡筆望一字不可得。”這評價是中肯的。
上一篇:岑參《戈壁灘》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下一篇:《放言(五首選二)》精選經典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