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送孔巢父謝病歸游江東兼呈李白》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巢父掉頭不肯住,東將入海隨煙霧。
詩卷長留天地間,釣竿欲拂珊瑚樹。
深山大澤龍蛇遠,春寒野陰風景暮。
蓬萊織女回云車,指點虛無是征路。
自是君前有仙骨,世人哪得知其故?
惜君只欲苦死留,富貴何如草頭露。
蔡侯靜者意有余,清夜置酒臨前除。
罷琴惆悵月照席,幾歲寄我空中書。
南尋禹穴見李白,道甫問訊今何如?
這首詩作于唐玄宗天寶六載(747)。這年正月,玄宗下詔要天下有才藝的人入京應試,由于李林甫作梗,應試者中竟無一人中舉。杜甫、元結等均落第。李林甫還向玄宗進演出了一出“野無遺賢”的丑劇。杜甫等對朝廷極其不滿,從這首送別詩中可以見出他的憤憤不平。孔巢父,冀州(今河北省冀縣)人,字弱翁。早年同李白隱居徂徠山(今山東省)中,號“竹溪六逸”。安史亂后曾出任湖南觀察使、給事中、御史大夫等職。德宗時,出使叛將李懷光處,被殺害。詩中的蔡侯是孔巢父的朋友,名字失考。禹穴,大禹的墓,在浙江省會稽山。當時李白正在那里。
這首詩在結構上一向被認為是古體詩分段的典范。通首分四段。前三段各四句,后一段六句。首段敘述孔巢父要回江東歸隱的情況;次段,描寫他東游可能遇到的情況,是想象;三段,議論他見地過人,而去志已決;末段以敘事結束,道出送他的惆悵懷戀,有依依惜別之意。可見,詩的分段極為清楚,有開有合,極富于變化,有敘述,有描寫,有議論,抑揚頓挫。主題是表示自己贊賞他的去志,而又為一別難逢而致懷,字里行間洋溢著對朝廷的忿懣之氣。
上一篇:李白《送友人入蜀》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下一篇:韋莊《送日本國僧敬龍歸》精選經典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