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禹錫《踏歌詞(四首選一)》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劉禹錫
新詞宛轉遞相傳,振袖傾鬟風露前。
月落烏啼云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鈿。
《踏歌詞》共四首,這首是其中的第三首,詩歌描繪了巴渝地區男女通宵徹夜對歌起舞的狂歡熱烈場面,具有濃郁的民俗風情。
第一句描寫青年男女相互以新歌詞相對唱,這句不僅僅是對場景的一般性的描述,還贊嘆了這些青年男女的多才多藝,他們在對歌過程中不斷地創作新詞,而且是宛轉悅耳。詩人對這一遞一句互相傳唱的描寫,使人們好像聽到了那美妙的歌聲。
第二句側重描寫跳舞的情景,詩人在這里抓住青年男女在跳舞中的兩個細節,即“振袖傾鬟”。袖與鬟象征跳舞者身體的兩個部位,以“振”與“傾”兩個動詞形容之,顯見當時跳舞的動作擺動幅度之大,從而渲染了熱烈狂歡的氣氛。
第三四兩句表面上看來是緊承“風露前”而來,表明跳舞的時間是在夜晚,實則是蕩開一筆,不再正面描寫青年男女們的跳舞情景,而以虛筆來寫跳舞唱歌竟夜直至天明?!霸朴晟ⅰ?,即關合云開霧散,旭日東升,也暗喻青年男女天明時盡歡而散。末句“游童陌上拾花鈿”是說次日清晨,游童在昨晚的歌舞場拾到許多女子遺落下的首飾,這句在側面又渲染了昨夜熱烈的程度。這種宛轉曲達的表達方式,更增加了詩歌的內含,也給人以啟迪與聯想。
上一篇:司空圖《詩品·含蓄》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下一篇:劉禹錫《踏歌詞(四首選一)》精選經典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