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這是一首描寫風景,進而即景抒情的五言律詩?!洞伪惫躺较隆酚置督弦狻罚峭鯙车拿?,在當時已負盛名。唐代殷璠在他選編的《河岳英靈集》中,說王灣“游吳中,作《江南意》詩云: ‘海璠生殘夜,江春入舊年。’詩人已來,少有此句。張燕公手題政事堂,每示能文,令為楷式”。張燕公即開元宰相張說,他是詩文高手,竟親手抄寫王灣詩句以教文士,可見對這首詩評價之高。
北固山,在今江蘇丹徒縣以北,直入鎮江境內,橫插江中。它三面臨江,山青水闊,風光旖旎。詩人雖是北方人,但是,他一生中卻“嘗往來吳、楚間”。這首詩就是他到江南旅行時,看到江南好風景而觸景懷鄉的作品。這首《次北固山下》,最早見于芮挺章的《國秀集》,后為殷璠選入《河岳英靈集》,題曰《江南意》,但字句有些出入,作: “南國多新意,東行伺早天。潮平兩岸失,風正數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從來觀氣象,惟向此中偏?!?/p>
首聯“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對起。以“青山”對“綠水”,倘在別處,未免近于俚俗,而這里在“青山”、“綠水”后面加了“外”“前”二字,倒顯得工麗脫俗??梢娫娙说穆贸碳鎮渌憽_@兩句是行舟停泊在北固山下特有的景色。旅客往來的驛路,從青山中繞出,又遠遠地伸向青山之外;水上的飛舟,好象開到綠水的前邊去了。于是暫停旅行之意油然而生。這二句詩恰好扣合詩題中的“次”字,這就叫做開篇點題。詩中也透露些微焦灼的心情。好象是說,水上陸地的人兒都有歸程,而獨我滯留在這山下,漫漫歸途,可望何日啟程呢?漂泊江南而神游故里之情,淡淡流露,又不留痕跡。
頷聯和頸聯四句,集中描寫江上的景色?!俺逼絻砂堕?,風正一帆懸”,是一幅優美的風景圖畫。“兩岸”和“一帆”相對,表現出水、陸形象的變化。因為潮平(靜、落)才顯出兩岸寬闊,風正(穩、順)更加使帆懸掛得體。這兩句寫出了人們的眼中景,心里話,手法干凈利落?!昂H丈鷼堃?,江春入舊年”二句,含蘊豐富而構思巧妙,也是吸引人的警句。殷璠說: “詩人已來,少有此句。”胡應麟說: “形容景物,妙絕千古。” “海日生殘夜”,是寫江面開闊而平展,所以,一眼就望到地平線。于是在殘夜尚未消盡時,紅日即已從海上涌出;好象殘夜帶來了紅日,而不是紅日把早晨帶來似的。“江春入舊年”,是說江邊景物已透露出春天的消息;好象春的根芽,早在舊年的歲暮就埋種下來?!吧?“入”兩字,生動寫出大自然新陳代謝的變化,也隱藏著生命衰替的人生哲理。這兩句雖是寫景,含意卻高于景物;即景生情,便引出尾聯二句?!班l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詩人面對紅日春光,不禁對自己的羈旅生涯大興感喟。舊日消失,舊年溜走,北往的鴻雁成陣長鳴,掠空而過,而自己卻仍然遠役江南,不知何日返里?忽然想起“雁足傳書”的故事,只好叫大雁捎封信兒給洛陽老家的親人了。這兩句緊承頸聯,遙應首聯,寫出詩人在早春中、客路上所泛起的淡淡鄉愁和人生感慨。
這首五律對仗工整,音節響亮,具有盛唐詩歌的氣象,一直為后人所激賞。
(王灣)游吳中作《江南意》詩云: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痹娙艘詠?,少有此句。張燕公(張說)手題于政事堂,每示能文,令為楷式。(殷璠《河岳英靈集》)
(黃)山谷曰: “唐詩曰: ‘海月生殘夜,江春入暮年。’置早意于殘晚中。有曰: ‘驚蟬移別柳,斗雀墮閑庭?!渺o意于喧靜中。” ( 〔宋〕魏慶之《詩人玉屑》卷三引)
唐人芮挺章天寶三載編次《國秀集》,《唐書·藝文志》、宋《崇文總目》中無之。元祐三年戊辰劉景文得之鬻古書者,以傳曾彥和,曾以傳之賀方回,題云《次北固山下作》,于王灣下注曰: “洛陽尉”。而天寶十一載殷璠編次《河岳英靈集》,取灣詩八首,此為第六,題曰《江南意》,詩亦不同,前四句曰: “南國多新意,東行伺早天。潮平兩岸失,風正一帆懸。”世之所稱“海日” “江春”一聯同外,尾句不同,曰: “從來觀氣象,惟向此中偏。”似不若《國秀》之渾全。
(方回《瀛奎律髓》卷十)
“兩岸失”,言潮平而不見兩岸也。別本作“兩岸闊”,少味。江中日早,客冬立春,本尋常意,一經錘煉,便成奇絕。與少陵“無風云出塞,不夜月臨天”,一種筆意。(沈德潛《唐詩別裁》)
上一篇:《橡媼嘆·皮日休》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欸乃曲五首(其三)·元結》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