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悲已滯,萬里念將歸。
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
這是一首游子思歸的五言絕詩,作于王勃被逐出沛王府后于蜀中作客漫游之時。詩題為《山中》,聯系全詩意境,點明詩人的處所在長江之畔的荒野山中。他一個人在山中踽踽獨行,又恰逢“高風晚”、“黃葉飛”的暮秋時節,不免悲己思鄉,感傷不已。
“長江悲已滯,萬里念將歸。” “滯”指逗留; “已滯”,說在外漂泊得過久了,帶有自責和厭倦的口吻。聯系詩人的困頓仕途來看,字里行間似乎含有無限的哀怨之情。《全唐詩》所載王勃七十六首詩中,有不少思鄉、送別的詩,如《江亭夜月送別》: “江送巴南水,山橫塞北云”,由巴山蜀水,想到“塞北云”,說明他身在天府,魂牽北土。又如《普安建陰題辭》: “江漢深無極,梁岷不可攀。山川云霧里,游子幾時還。”這些都反映了詩人坎坷的仕途生活,以及他不平靜的心情。
“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兩句承上,反映出他已歸心如箭,急不可待。詩人巧于以情融景,借景寄情,以景語作全詩結句,讓道不盡的情語盡藏其中。庾信《重別周尚書》有“陽關萬里道,不見一人歸。唯有河邊雁,秋來南風飛”之句,感嘆塞外戍客不歸,寄托自己羈留長安的憂傷。后面兩句也寫景,和這詩末句“山山黃葉飛”酷似。清代劉載熙曾說: “絕句意法……其妙用,唯在借端托寓而已。”(《藝概·詩概》)王勃擷取“高風”、“黃葉”這類衰敗枯萎的自然物鑄成詩的意象,最能激起羈旅者的愁緒綿綿,勾起審美主體的藝術聯想活動,因而詩的題旨十分明白。
《山中》前兩句抒情,后兩句寫景,又借“況屬”兩字把上下兩聯連結起來,以衰敗的秋景襯托急切的鄉愁,更起到催化作用,從而使詩篇內在意境上形成一個藝術整體。
日本漢學家吉川幸次郎曾說: “唐人喜愛的是瞬間感情的燃燒。……沒有人煙的山丘、樹林、池畔的空氣,因為瞬間便能攝住人們的感情,從而也被歌唱。”這話不無道理。()
上二句悲路遠,下二句傷時晚,分兩層寫,更覺縈紆。(黃叔燦《唐詩箋注》)
寄興高遠,情景俱足。( 〔清〕宋顧樂《唐人萬首絕句選》)
上一篇:《少年行四首(其一)·王維》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山中留客·張旭》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