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皎然·尋陸鴻漸不遇》唐詩賞析,《尋陸鴻漸不遇》原文與注釋
僧皎然
移家雖帶郭,野徑入桑麻。①
近種籬邊菊,秋來未著花。②
扣門無犬吠,欲去問西家。
報道山中去,歸來每日斜。③
【注釋】 ①帶郭:繞郭,接近城郭。②著:開。③報道:回答說。
【鑒賞】 陸鴻漸,名羽,終身不仕,隱居苕溪 (今浙江吳興),以擅長品茶著名,著有 《茶經》 一書,被后人奉為 “茶王”、“茶神”。他是皎然的好友。這首詩大概是陸羽遷居之后,皎然過訪不遇而作。
“移家雖帶郭,野徑入桑麻” 兩句寫陸羽新遷之居的位置及環境。意思是說陸羽新遷居的地方雖然離城郭不遠,但通往其處的小徑兩旁還是長滿桑麻(農作物)。這不禁使人想到 “把酒話桑麻”、“但道桑麻長” 等充滿田園風光的詩句。“近種籬邊菊,秋來未著花。” 陸羽新居旁的籬邊已種上了菊花,但因為是秋天,所以還沒有開花。這自然不只是在寫菊花,它暗含了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的意境,表現了陸羽的高潔的志趣。已經來到陸羽新居的門前了,詩人便“叩門” 了,但“扣門無犬吠”,他自己則“欲去問西家”。這兩句寫得異常地生動。叩門半天之后,既無人應,也無犬吠,他想他的朋友大概不在,想轉身回去。但又想到自己遠遠地跑來想跟他暢談一番,這樣不遇而返有些遺憾。于是,他問西邊隔壁的人家他的朋友哪里去了。這位鄰居的回答很有情趣:他又到山里去了,而且每次回來的時候都是太陽西斜了。“報道山中去,歸來每日斜” 把鄰居對陸羽怪異行為的不能理解刻畫得非常生動。同時也暗襯出陸羽的悠游山林,超塵脫俗的風姿。
全詩都沒有直接寫陸羽,但已從環境的描寫和鄰人的對答中顯示了這位隱士的生活和情趣。這首詩是散律,不拘泥于對仗,具有流暢自然的韻味,顯示了皎然的詩歌風格。
上一篇:《劉長卿·尋南溪常道士》唐詩賞析,《尋南溪常道士》原文與注釋
下一篇:《王維·山中送別》唐詩賞析,《山中送別》原文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