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林》原文|題解|注釋|簡析
潼關東望渺無涯①,草色經春未發芽。
聞道放牛成往事②,至今人說有桃花。
【題解】
桃林:地名,又稱桃林塞或桃林寨。《元和郡縣圖志》說: “桃林塞,自靈寶縣以西至潼關皆是。” 傳說桃林就是夸父逐日時,“棄其杖,化為鄧林”(《山海經·海外北經》)的鄧林。此詩選自《續潼關廳志·藝文志》,寫于公元1816年以前。
【簡析】
這首詩描寫了詩人早春從潼關東望桃林塞的所見所感,寫出了早春時節桃林塞的特點,又吟詠了周武王偃武修文 “歸馬于華山之陽,放牛于桃林之野” 的故事和傳說,寫得自然輕松,饒有趣味。
[注釋]
①渺:遙遠的樣子。涯:邊際。
②放牛: 相傳周武王滅商后,曾 “縱馬于華山之陽,放牛于桃林之虛,偃干戈,振兵釋旅,以示天下不復用也” (《史記·周本紀》)。(《尚書·武成》)也云: “乃偃武修文,歸馬于華山之陽,放牛于桃林之野。”
上一篇:《楊震》原文|題解|注釋|簡析
下一篇:《夢入關》原文|題解|注釋|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