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卿·尋南溪常道士①》唐詩賞析,《尋南溪常道士》原文與注釋
劉長卿
一路經(jīng)行處,莓苔見屐痕。②
白云依靜渚,芳草閉閑門。③
過雨看松色,隨山到水源。④
溪花與禪意,相對亦忘言。⑤
【注釋】 ①常道士:生平不詳。②經(jīng)行:走過。屐痕:古人游山多穿屐,此處指足跡。③渚:水中小洲。④過雨:即雨過之后。隨山:沿著山勢的自然徑路。⑤禪意:佛教指思想上靜慮澄心的境界。忘言: 《莊子·外物》: “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p>
【鑒賞】 此詩寫詩人到南溪山尋訪常道士。通過一路上所見到的幽靜景色的描繪,表現(xiàn)出常道士閑淡的生活情調和詩人對這種情調的喜愛。
詩一開頭: “一路經(jīng)行處,莓苔見屐痕?!?寫詩人尋道士,一路走去,看見莓苔中有足跡。既然路上莓苔遍布,可見這里是人跡罕至之處。三四句: “白云依靜渚,芳草閉閑門。” 寫白云浮進水中的小洲,芳草遮住了緊閉的屋門。這里,既寫了遠景,又寫了近景: 悠悠白云繚繞著靜謐的小洲,是遠景; 道士居住地方的門靜靜地閉著,門外芳草萋萋,是近景。遠景近景,都突出了一個“靜” 字。五六句: “過雨看松色,隨山到水源?!?寫詩人觀看了雨后的蒼松翠柏,又沿著山路來到了水的源頭。詩人在尋找道士的過程中,興致勃勃地觀看松林的雨后顏色。而雨后的森林到底是什么顏色呢? 詩人并沒有道出,讓讀者自己去領會。雨后,溪水潺潺,順著山勢,詩人自能找到溪水的源頭。七八句:“溪花與禪意,相對亦忘言。” 寫溪邊的花草似乎也通禪意,面對人們,不再需要任何語言。詩人最后寫找到了道士,按常理,二人晤面有很多話說。但詩人與道士,相對無言,這是本詩意趣。
從全詩來看,尋找道士只是一個因,詩人鑒賞道士的隱居環(huán)境才是目的。所以,此詩清新如畫,意境清幽,語調自然,顯示出詩人在寫景方面的獨特本領。
上一篇:《岑參·寄左省杜拾遺》唐詩賞析,《寄左省杜拾遺》原文與注釋
下一篇:《僧皎然·尋陸鴻漸不遇》唐詩賞析,《尋陸鴻漸不遇》原文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