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此詩原題為《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是一組描寫詩人春游賞花的詩,這里選的是第六首。這組詩寫于唐肅宗上元二年(761),杜甫居住在成都草堂期間。詩人多年以來顛沛流離、啼饑號寒的生活暫告結(jié)束,心境比較平靜,因而這時詩人能以詩酒自豪,組詩情調(diào)比較開朗,雖然不免有孤獨之感,但卻沒有遲暮衰颯之態(tài)。
第一首寫覓伴尋花賞春而不遇,只好獨自尋花玩賞。第二首寫初至江邊,看到“稠花亂蕊裹江濱”的繚亂春色,不覺精神陡振,盡管身體虛弱,“行步欹危”,想到自己尚堪詩酒,不算衰老,也就坦然了。第三首寫經(jīng)過臨江兩三家人家,看到紅花白花相映的美景,想起“應(yīng)須美酒送生涯”,才能不辜負駘蕩的春光。第四首遙望城市煙花滿眼,想象登上高樓,邊飲酒邊觀舞邊賞花,將更加令人心曠神怡。第五首寫詩人行至黃師塔前,感到倦怠,故倚風(fēng)少憩,看到無主桃花,深淺間雜,任人自賞。第六首寫詩人行至黃四娘家,看到繁花似錦,壓枝塞路,蝶舞鶯啼,愜人胸懷。第七首總結(jié),惜花嘆老,希望花慢慢開,人亦慢慢老。七首描寫重點和結(jié)構(gòu)布局各不相同,而又在內(nèi)容上有密切聯(lián)系,形成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
“黃四娘家花滿蹊”,這一首發(fā)端既點明詩人的行蹤,說明又尋到一戶有花的人家,以切牢題意;同時還特別著重寫出這里的花填蹊塞徑、礙腳碰手、不同于沿途所見到的許多春花。前幾首或?qū)懟▋鹤藨B(tài)的輕盈繚亂(“東望少城花滿煙”、“稠花亂蕊裹江濱”),或?qū)懟▋侯伾纳顪\不一(“多事紅花映白花”、“可愛深紅愛淺紅”),這一首如還是從前邊寫過的角度來寫,就顯得重復(fù)而沒有新鮮感了。至此,詩人換了一個角度,專從花兒的繁多來落筆。“花滿蹊”三字不僅形象地描繪出黃四娘家花事之盛,花兒已開得填滿了所有的空隙,而且還隱含著她家花兒品種之多,顏色之全,形狀之不一,風(fēng)姿之妖嬈,全勝過他處。
第二句“千朵萬朵壓枝低”,進一步具體描繪花兒繁多的情景。千朵萬朵,以夸張的筆調(diào),極言花兒開得密密麻麻,綴滿枝頭,猶如天上繁星一樣;壓枝低,即寫枝頭累累的花朵,沉甸甸地把花枝都壓彎了。杜甫在《春夜喜雨》詩中有“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的名句。但那是從花兒被雨水沾濕而夸張其沉重,這兒是從花枝被花朵壓低而夸張其繁盛。真乃異曲同工!
以上兩句已將黃四娘家的花事寫足, 下面轉(zhuǎn)筆寫蝶舞鶯啼, 以渲染春光之無處不在。
“留連戲蝶時時舞”,“留連”通“流連”, 留滯不舍的意思。蝴蝶在花叢中嬉戲,不時翩翩起舞,飛起又復(fù)停下,仿佛戀戀不舍。其實,戀戀不舍的何止蝴蝶,難道不包括那“獨步尋花”的詩人在內(nèi)么?
“自在嬌鶯恰恰啼”,“自在”即自由自在,不受拘束之意。“恰恰”,鶯啼聲。
這首詩語言秾麗,境界優(yōu)美,情調(diào)開朗。劉須溪說:“每誦數(shù)過,可歌可舞,能使老人復(fù)少。”(轉(zhuǎn)引自楊倫《杜詩鏡詮》卷八)通篇寫景,可是情在其中。詩人受到駘蕩春光的熏染,興致很濃,情緒很好,于是轉(zhuǎn)而再以樂觀開朗的心境去觀察自然界的花草蟲鳥,使這些客觀景物注入詩人主觀的情愫,極其含蓄精彩地抒寫了詩人健康的感情,讀后使人產(chǎn)生強烈的美感。
這首七絕的三、四兩句是一聯(lián)工整的對偶句,這種寫法弄得不好容易把詩變得呆板、冗弱。但杜甫是組運駢偶句的圣手,他的某些律詩和絕句甚至通篇都用對偶句組成而能不使人感到雕琢的痕跡,倒是兩兩相對的形象更增加了詩境的美,也更增強了抒情的力量。“留連戲蝶時時舞, 自在嬌鶯恰恰啼”正收到了這樣的效果。
上一篇:《江津送劉光祿不及·陰鏗》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江邊柳·雍裕之》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