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蜀相》唐詩賞析,《蜀相》原文與注釋
杜 甫
蜀相祠堂何處尋? 錦官城外柏森森。①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②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③
【注釋】 ①蜀相:指三國時蜀國丞相諸葛亮。錦官城:今四川成都市,蜀漢故都,城外有錦江,故名。又說成都城的西南部,為古時主管織錦官的居所,故稱錦官城。②三顧:指劉備三次拜訪諸葛亮于草廬之中。頻煩:屢次勞煩。兩朝:指劉備 (先主)、劉禪 (后主) 兩朝。開濟:開創大業,匡危濟時。③出師:蜀漢劉禪建興十二年 (234),諸葛亮率師伐魏,由斜谷出據武功五丈原 (今陜西郿縣西南),不幸病死軍中。英雄:指后代的仁人志士。
【鑒賞】 唐肅宗上元元年(760) 春,杜甫初到成都前去南郊武侯祠瞻仰諸葛亮時所作。
首聯: “蜀相祠堂何處尋? 錦官城外柏森森?!?詩人以自問自答方式起興,點出武侯祠所在地在錦官城外南郊之地,再以 “柏森森” 以狀祠堂之蓊蓊郁郁。之所以選寫 “柏樹”,相傳為諸葛亮手植。這是寫遠望之景。
頷聯: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詩人來到祠堂,既不寫文臣武將之塑像,也不寫楹聯之精美,僅突出 “映階碧草” 和 “隔葉黃鸝” 兩意象,意思是說諸葛亮已成古人,現在只有階下的春草自綠,樹叢中的黃鸝徒然發出好聽的叫聲?!白浴?與 “空” 寫出了在明麗春光中的一片寂寞荒涼之感,深化了詩人對諸葛亮的仰慕和感物懷人之情。
頸聯: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承接上聯的慨嘆,轉入對諸葛亮功績的追述?!叭欘l煩” 顯劉備的禮賢下士; “天下計” 見諸葛亮的雄才偉略。即他在《隆中對》 中設計的據荊州、益州,內修政理,外結孫吳,待機伐魏,統一天下的大計。而“兩朝開濟” 寫出了諸葛亮嘔心瀝血,盡忠蜀國,鞠躬盡瘁的精神。
尾聯: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詩人在唏噓追懷之后,生發感想: 像這樣一位忠心報國的人竟大業未成就死掉了,以致使后代仁人志士感到惋惜、傷心流淚。杜甫早有 “致君堯舜上” 的匡世之心,但報國無門,故在諸葛亮祠堂前倍感痛惜。宋朝抗金英雄宗澤,臨死時也背誦此二句,可見千載英雄,均有同感!
全詩措詞肅穆,沉郁悲壯,充分表達了詩人對諸葛亮的敬仰和惋惜之情。心酸鼻語,堪稱千古絕唱!
上一篇:《白居易·草》唐詩賞析,《草》原文與注釋
下一篇:《崔顥·行經華陰》唐詩賞析,《行經華陰》原文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