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終南山》唐詩賞析,《終南山》原文與注釋
王 維
太乙近天都,連山到海隅。①
白云回望合,青靄入看無。②
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③
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
【注釋】 ①太乙:即 “太一”,終南山主峰,也是終南山別名。天都:一說指帝都,即唐都長安; 一說指天庭。海隅:海邊。②靄:云氣。③分野:古時以地上的州國同天上的星辰位置相配,謂之分野。
【鑒賞】 開元二十九年(741),王維歸京后,曾隱于終南山,本詩寫于是時。沈德潛 《唐詩別裁》 卷九說: “右丞五言律有兩種,一種以清遠勝,如‘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 是也; 一種以雄渾勝,如 ‘天官動將星,漢地柳條青’ 是也,當分別觀之。” 《終南山》 當屬后者。
全詩旨在詠嘆終南山的宏偉壯大。首聯(lián)寫遠景,“太乙近天都,連山到海隅”,這里用了夸張的手法。清沈德潛說 “近天都言其高,到海隅言其遠”,山高到接近天庭,當然是極高了,山脈綿延不斷,能從長安附近延伸到海邊,當然是極遠的了。以藝術的夸張,極言山之高遠。
頷聯(lián)寫近景,寫身在山中之所見,鋪敘云氣變幻之妙。“白云回望合,青靄入看無”,云霧在回望中合成一片,但走近了卻是看不到。王維以簡簡單單的十字,卻喚起了有過游山經驗的人的印象。這一聯(lián)用了互文修辭,“青靄入看無”與前句“白云回望合” 交錯使用,相互補充。
頸聯(lián)仍是寫景。這首詩首聯(lián)從大處著手,寫終南山全景;頷聯(lián)從細處入筆,寫云霧之妙; 頸聯(lián)又從大處著眼,進一步寫山之南北遼闊和千巖萬壑的千形萬態(tài)。“分野中峰變”,乃作者立足中峰,縱目四望的感受——終南山之大,使得中峰所隔,分野就變了; “陰晴眾壑殊” 仍是寫其大,大到全山沐浴在同一片陽光下,由于山勢有遮隔,各山陽光強弱有無不一,這邊陽光普照,那邊卻是陰云密布。
末聯(lián)突然筆鋒一轉,不再寫景,而寫詩人自己想投宿山中人家,隔著水問對岸的樵夫。這句粗看似來得突兀,但細細品來,至少有三個好處: 一是寫出山的遼廓荒遠,二是為原本無聲之景加入聲音,而且是 “隔水” 的空遠之聲,三是點出了主人公的活動,給全詩又添一筆動感。
沈德潛《唐詩別裁》 卷九中評此詩: “于四十字中,無所不包,手筆不在杜陵下。” 而這首詩之所以可以于四十字內無所不包,其關鍵正在于詩人并非重于細繪山的各種形態(tài),而是極度渲染山之神韻,終以勁健筆力,磅礴氣勢為偌大一座終南山作了一個傳神寫照,寫出了終南山的高大、雄峻、幽深,這正是所謂的 “尺幅具萬里勢”。
上一篇:《王維·終南別業(yè)》唐詩賞析,《終南別業(yè)》原文與注釋
下一篇:《杜甫·絕句四首(其三)》唐詩賞析,《絕句四首(其三)》原文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