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江南逢李龜年①》唐詩賞析,《江南逢李龜年》原文與注釋
杜 甫
歧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②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注釋】 ①李龜年:唐玄宗時的著名歌唱家,曾進入內廷歌舞團體梨園。據《明皇雜錄》: 樂工李龜年特承恩遇,于東都通遠里大起第宅,后流落江南,每遇良辰勝景,常為人歌數闋,座客聞之,莫不掩泣。②歧王:唐睿宗第四子李范,唐玄宗之弟,封歧王,開元十四年 (726) 卒。崔九:崔滌,中書令崔滌之弟。他與玄宗關系密切,用為秘書監,開元十四年 (726) 卒。
【鑒賞】 唐代宗大歷五年 (770) 春,杜甫的孤舟飄泊至湖南潭州 (今長沙市),與流落江湘一帶的著名歌唱家李龜年相遇,歲月滄桑,榮枯大變,感慨良多,因而寫下此詩。
“歧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詩人追憶當年與李龜年的接觸。杜甫出身于“奉儒守官,未墜素世” 的官宦家庭,祖父杜審言是武則天時代的膳部員外郎,著名詩人; 父親杜閑,做過兗州司馬、奉天 (陜西乾縣) 縣令,這樣的家庭在社會上享有一定的特權,有資格結交權貴人物和社會名流,加上他才華早著,故在青少年時期就能出入歧王李范和秘書監崔滌的宅第,欣賞李龜年的歌唱。這兩句既寫出了杜甫與李龜年在 “歧王宅里” 和 “崔九堂前” 頻繁接觸的情景,又暗示出盛唐時期“開元全盛”的繁華景象:笙簫不斷,歌舞升平。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承接上兩句,點明時間、地點、事件。時間是“落花時節” 的暮春三月,地點是風景秀麗的江南,事件是 “又逢君”。發語輕松,感情沉重。一個 “又” 飽含了多少人事滄桑! 憶往昔,李龜年是當紅歌星,名噪一時; 杜甫是青春年少,胸懷壯志。可如今,經過安史之亂,李龜年流落江南,沿街鼓板,唱不盡興亡夢幻; 杜甫孤身飄泊,疏布纏足苦不暖,窮愁潦倒。所以,“落花時節” 既是寫實,又是象征,它暗示著兩位有著共同遭遇的憔悴老人,經戰亂之后均淪落到了不幸之地,他們當年所見的“開元全盛日” 已成為歷史的陳跡! 時代的滄桑巨變留給人的只能是無窮的慨嘆與悲哀! 但詩人的高明之處在于: 在正面描寫中未著 “悲” 情,而 “悲” 情自露。可謂 “世運之治亂,年華之盛衰,彼此之凄涼流落,俱在其中” (孫洙)。這一評語是十分精當的。
上一篇:《馬戴·楚江懷古(其一)》唐詩賞析,《楚江懷古(其一)》原文與注釋
下一篇:《劉長卿·江州重別薛六柳八二員外》唐詩賞析,《江州重別薛六柳八二員外》原文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