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雜詩》唐詩賞析,《雜詩》原文與注釋
王 維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①
【注釋】 ①來日:指動身前來的那天。綺窗:雕飾精美的窗子。
【鑒賞】 王維的《雜詩》三首是一組描寫游子思婦相思之情的五言絕句,意思互有關聯,此乃其二,著意抒寫游子懷鄉之情。
詩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位久居他鄉的游子,這一點從頭兩句的兩個 “故鄉”中可以感知到。在他鄉忽然遇到來自故鄉的友人,一下子激起無限思鄉之情。多么想多知道一些故鄉的事呀。于是,“我” 便急切地問開了——“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兩個“故鄉” 疊加,打破一般小詩用字忌重復的常規,發語自然,反而表現出一種問話的急切,進而令人感受到鄉思之殷切。“應知故鄉事” 這一句表意上近乎啰嗦,隱含著的仍然是那么急切的思鄉之情——甚至是一點點的擔心,你不會不知道吧?所以在問話里,便先把“不知道” 的可能給堵死了。這種心態有些近乎孩子氣,但卻是非常準確地還原了生活的原始面貌。
后兩句才是對 “故鄉事” 的正式發問。想知道的 “故鄉事” 當是很多很多,家人健康? 友人安好?山川景物,風土人情是否依舊? 可是這些,“我” 都沒有問,而是選取了一個似乎無足輕重的問話:“寒梅著花未”?你來的時候,我家窗前那株梅花開了沒有呢? 不從最關心的家人問起,而問起梅花,看似反常,其實細細想來,卻也不然。有的時候,我們往往會有這樣的一種心態,越是關心的事,可能反而是越怕說出口——只好問起看似不相干的梅花來。這樣的一種反常很容易引起讀者的思考: 為什么呢,這株梅花是否有什么獨特之處,是往日美好生活的見證抑或其他?這些,“我” 都不再說了,全詩戛然而止,留下無限想象的空間。綺窗,寒梅,構成一幅古典而精美的畫面,讓人禁不住聯想,那梅下或有佳人如玉?或有佳節之聚?——梅花在這里成了往日生活的一個見證。在這里,游子對于梅花的記憶,反映出游子濃厚的鄉情,真是 “于細微處見精神”,寓巧于樸,韻味濃郁,栩栩如生。
全詩皆用口語,真乃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看似信手拈來,實則經過藝術的提煉,表達了豐富的情意,“有悠揚不盡之致”。
上一篇:《杜甫·月夜》唐詩賞析,《月夜》原文與注釋
下一篇:《馬戴·楚江懷古(其一)》唐詩賞析,《楚江懷古(其一)》原文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