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經典·李白《古風(其十九)》五言古詩原文|翻譯|賞析|注釋
李白
西上蓮花山①,迢迢見明星②。素手把芙蓉③,虛步躡太清④。霓裳曳廣帶⑤,飄拂升天行。邀我登云臺⑥,高揖衛叔卿⑦。恍恍與之去⑧,駕鴻凌紫冥⑨。俯視洛陽川,茫茫走胡兵⑩。流血涂野草,豺狼盡冠纓(11)。
【解題】
此詩作于天寶十五年(756)春。時安祿山已陷洛陽,并自稱大燕皇帝;李白由梁宋(今河南開封、商丘)奔亡至華山。或謂李白在宣城一帶作此詩,恐未諦。蕭士赟云:“太白此詩似乎紀實之作,豈祿山人洛陽之時,太白適在云臺觀乎?”(《分類補注李太白詩》卷二)甚是。詩中前半寫在蓮花山之游仙生活,飄忽虛幻。后半寫洛陽人民慘遭屠戮,安祿山封賞逆臣。末二句突出描繪戰亂之酷烈與叛軍之肆恣,沉痛憤怒之情溢于言表。前半之游仙,反襯后半之寫實,后人贊賞此詩,多著眼于此。
【注釋】
①上:一作“岳”。蓮花山:西岳華山的最高峰。《太平御覽》卷三九引《華山記》曰:“山頂有池,生千葉蓮花,服之羽化,因曰華山。” ②迢迢:遙遠貌。明星:華山上的神仙。《太平廣記》卷五九引《集仙錄》:“明星玉女者,居華山,服玉漿,白日升天。”
③素手:女子潔白的手。芙蓉:蓮花。④虛步:凌空而行。躡(nie):輕步。太清:天空。⑤此句謂仙女穿著虹霓制的衣裳,拖著長長的衣帶。⑥云臺:華山東北部的高峰。因上冠景云,下通地脈,嶷然獨秀,有若靈臺,故名。⑦衛叔卿:神仙名。據《神仙傳》載,衛叔卿,中山人,服云母得仙。曾乘云車、駕白鹿從天而下見漢武帝,因武帝不加優禮而去。帝甚悔恨,遣使者與叔卿子共之華山,求尋其父。未到其嶺,于絕巖之下,望見其與數人博戲于石上,紫云郁郁,數仙童執幢節侍候。
⑧恍恍:猶恍惚,隱隱約約。⑨紫冥:紫色的云空。以上寫詩人在華山上的游仙生活。⑩二句謂在華山上低頭俯看洛陽一帶平原,只見茫茫一片都是來往的胡兵。按天寶十四載(755)十二月,安祿山叛軍占領東都洛陽。(11)二句寫安祿山占領洛陽后人民慘遭屠殺,天寶十五載(756)正月安祿山譖位稱帝,大封偽官。冠纓:做官者的代稱。
上一篇:李白《古風(其一)》五言古詩原文|翻譯|賞析|注釋
下一篇:李白《春思》五言古詩原文|翻譯|賞析|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