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謠
直如弦,死道邊。
曲如鉤,反封侯。
這是一首為正直被扼殺鳴不平,因邪惡受寵而嘲諷的童謠。該童謠最初見于《后漢書·五行志》。童謠所述之事是圍繞漢質帝死后由誰繼位而展開的。質帝死,太尉李固認為清河王劉蒜應繼位,因為他是長子,且雅性聰明,敦詩悅禮。大將軍梁冀則為自己的利益,主張讓便于操縱的昏庸的蠡吾侯劉志為帝。梁冀溝通了白太后,立劉志為漢桓帝,當天就將李固免職、下了大獄、暗殺了,并將李固的尸身暴露在大道邊。與此同時,附合梁冀的一幫黨羽胡廣等人卻都被封了侯。歷史就是這樣,在任何時候,百姓總是心明眼亮的,也總是公正的。百姓對朝廷中發生的這件事極為憤怒,于是這個童謠就流傳開了。
“直如弦,死道邊”,指的是李固因正直而暴尸道邊之事。獵物用的弓雖是彎的,但繃緊的弦卻是直的。直如弦的人卻死在道邊。這里以弓弦之直喻人之正直,但正直人的結局往往是悲慘的——暴尸路邊?!扒玢^,反封侯”指梁冀一伙,他們干了壞事反而封了侯。鉤本身是彎的,喻人為人處事心曲,不正,干不正當的勾當。簡單的四句十二字,指出了史實,指出了“直”、 “曲”的結果。從中, 褒貶之意,同情、惋惜之情,憤怒、譴責之辭油然躍乎紙上。
上一篇:井州歌|原文|翻譯|賞析|鑒賞
下一篇:從軍行|原文|翻譯|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