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經典·白居易《自河南經亂,關內阻饑,兄弟離散,各在一處。因望月有感,聊書所懷,寄上浮梁大兄、於潛七兄、烏江十五兄,兼示符離及下邽弟妹》七言律詩原文|翻譯|賞析|注釋
白居易
時難年荒世業空①,弟兄羈旅各西東②。田園寥落干戈后③,骨肉流離道路中④。吊影分為千里雁⑤,辭根散作九秋蓬⑥。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⑦。
【解題】
此詩約作于貞元十五年(799)詩人奉母居洛陽時。河南經亂:指建中三、四年(782—783)淮西節度使李希烈等叛亂,其地唐屬河南道。關內阻饑:關中(指函谷關或潼關以西地區)艱難和饑荒。據史載,興元元年(784),關中大饑。兄弟離散:詩人避亂江南,從此兄弟各處一方。浮梁大兄:詩人大哥白幼文,時為浮梁縣(今江西景德鎮)主簿。於潛七兄:堂房第七兄時任於潛(今浙江臨安于潛鎮)縣尉。烏江十五兄:堂房第十五兄白逸,時為烏江(今安徽和縣東北)主簿。符離:(今安徽宿縣北),白居易第六從兄時在符離縣任職,見《祭符離六兄文》。下邽(gui):唐縣名,在今陜西渭南縣北,乃白氏故鄉。詩中描寫弟兄離散、田園荒蕪景象,五處弟兄共望明月懷念故鄉。自然真切,一氣貫注,語言流暢,屬對工穩。
【注釋】
①時難:即“河南經亂”。年荒:即“關內阻饑”。世業:祖先傳下的家產。②羈旅:他鄉作客。③此句意謂戰爭后田園荒蕪冷落。干戈:兩種兵器,代指戰爭。④骨肉:骨和肉,比喻至親,指兄弟。⑤吊影:形影相吊,形容孤獨。千里雁:兄弟分隔千里。古人以雁行比喻兄弟。⑥此句意謂就像深秋的蓬草離開了根隨風飛散。根:古代常以“同根”比喻兄弟。九秋:秋季九十天,此指深秋。蓬:蓬草,枯后斷根,隨風飛旋。⑦此句意謂五處弟兄一夜思鄉之心情是相同的。五處:指浮梁、於潛、烏江、符離及作者所處的洛陽。而下邽則是故鄉。
上一篇: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五言律詩原文|翻譯|賞析|注釋
下一篇:白居易《錢塘湖春行》七言律詩原文|翻譯|賞析|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