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郎送到大江頭,江水滔滔幾時休?
若把相思比江水,只流不盡許多愁。
郎有心來姐有心,那怕山高水又深;
山高只有郎行路,水深只有擺渡人。
郎有心來姐有心,二人好似線和針;
針兒何曾離了線,線兒何曾離了針。
送郎送在大路旁,二人攜手淚汪汪。
好似鴛鴦才戲水,又被風吹散兩行。
——明·丘齊山編《新鐫分門定類綺筵雅令》
這是一組情人送別的歌謠。
第一首“送郎送到大江頭”,大江,指杭州的錢塘江。它以滔滔不絕的江水,比喻對情人離別的相思之愁。 “若把相思比江水,只流不盡許多愁。”這跟李煜《虞美人》詞中的名句:“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雖屬同一意境,但在表現手法上,它寫明是“把相思比江水”,表現了直率、爽朗的民歌風格。
第二首“郎有心來姐有心”,表現了情人之間只要真心相愛,就不怕山高水深的阻隔。因為山高自有路可行走,水深自有船可擺渡。 “只有”,應為“自有”,吳語“只” “自”讀音相混所致。擺渡人,即撐船送人渡河的船工。
第三首同樣是寫“郎有心來姐有心”,卻把二人比作“好似針和線”,形象地說明了你也離不開我,我也離不開你的情侶關系。
第四首“送郎送在大路旁”,以鴛鴦戲水,被風吹散,說明他們的分離是被客觀環境所逼,以致給他們帶來了“淚汪汪”的離別之苦。鴛鴦,雌雄偶居不離,故稱“匹鳥”,常用以比喻好夫婦。
這組送別情歌的基本特點,是以形象化的比喻,把一對情人難舍難分的感情刻畫得非常真摯、濃烈。它突出了情的巨大力量,把真摯的愛情寫成如滔滔的江水“流不盡”,山高水深隔不斷,針和線永不相離,棒打鴛鴦打不散。為什么會如此呢?就是因為他倆是“郎有心來姐有心”。雙方都真心相愛,這是他們的愛情堅貞不渝的牢固基礎。它跟那種以門第家產、郎才女貌為基礎的封建婚姻,迥然有別,表現了勞動人民愛情觀的質樸和可貴。
上一篇:《有一個妞妞兒》原文|賞析
下一篇:《桃園結義》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