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似孫
道山堂上御府畫①,展卷猶能記老燕。
十日何由辦水石,千金那可分江天。
楚湘兩岸風(fēng)落木,海岳三秋雁度川。
大山小山俱好隱,江南夢去曲肱眠②。
【注釋】
①道山:宮中藏書之處。《后漢書·竇融傳》:“是時學(xué)者稱東觀為老氏藏室,道家蓬萊山。”②曲肱:彎著手臂。
【評說】
本詩選自厲鶚《宋詩紀事》卷五五。
高似孫,字續(xù)古,余姚(今屬浙江)人。淳熙十一年(1175)進士及第,官校書郎,處州知州。有《疏寮小集》。
燕文貴(967—1044),又稱燕貴、燕文季,吳興(今屬浙江)人。長于山水畫,并能作人物、界畫。《圖繪寶鑒》卷三稱:“其作山水,不專師法,自我一家,細碎清潤可愛。”有“燕家景致,無能及者”之譽,曾應(yīng)詔入畫院。
詩的首句“道山堂上御府畫”極寫燕文貴畫之珍貴,它得到帝王的垂青,懸掛于皇宮大內(nèi)之中。《圣朝名畫評》卷一載宋太宗“賞其精筆,遂詔入圖畫院。端拱中,敕畫臣面進紈扇,上覽文貴者甚悅”。可見燕文貴之畫確是頗得太宗賞識。“展卷猶能記老燕”是指燕文貴把山水畫和界畫相結(jié)合,不師古人,自成一家,使人一展卷即能認出“燕家景致”來。從這一聯(lián)中可見燕文貴畫的珍貴及“燕家景致”自成一家的特色。頷、頸聯(lián)暗用杜甫詩句:“十日畫一山,五日畫一石”(《戲題王宰畫山水圖歌》)描寫畫面山水實景。畫上山水相映,江天一色,山倒影在水中,水環(huán)抱著山,真所謂遙天共水色交光,碧浪與山巒起伏,山、水、天如同一體,使人分不清何處是天,何處是江;江邊樹木成行,秋風(fēng)吹過,落葉蕭蕭而下,山前大雁南飛,好一幅恬淡寧靜的秋日山水圖。中間這兩聯(lián)分寫水石、江天、落木、大雁,對仗工整而層次分明,顯示了“燕家景致”清雅秀媚、隨目可愛的特點。最后一聯(lián)抒發(fā)詩人賞畫后的觀感。面對這幅優(yōu)美的深秋山水圖,詩人油然而生漁樵之思:江南的一山一水俱秀麗多姿,不如隨畫中的大雁一起南飛,在江南山水中陶醉、生活。可見,“燕家景致”絕非空有其名,燕文貴作品的藝術(shù)感染力亦非同一般。
上一篇:《燕爾館破屏風(fēng)所畫至精人多嘆賞題之》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玉蘭》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