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
云里溪橋獨樹春(1),客來驚起曉妝勻(2)。試從意外看風味,方信留侯似婦人(3)。
【解析】此詩作者,所知甚少。但從僅有的材料看,有兩點可以斷定:一是作者是內憂外患時代的一個士人;二是作者身份不高。以此兩條分析此詩,便大抵可以窺探出詩人的人格以及詩中的主旨。詩之首句:“云里溪橋獨樹春”,所寫自是早春。此句貴在一個“獨”字,它寫出的是早春之時,唯有此梅樹乃能先知春。此句之關鍵在于“知”春。第二句寫“客來驚起曉妝勻”,自然是寫作者自身。詩中的“客”,便是作者,此不待言。那么梅花為什么見到“客”就“驚起”呢?梅花“驚起”之后才作“曉妝勻”之打扮,又是為什么呢?簡單說,就是梅花遇到了“知己”,才“驚起”而作曉妝。那么,這梅花能作“曉妝”,顯然是一種擬人化的筆法。梅花唯其擬人,才能作“曉妝”;梅花唯其見到“知己”,才肯作“曉妝”。這正是司馬遷所說“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的意思。那么,梅花是誰?一般說來,詩人筆下的花往往是作者自身靈性的再現。此詩中梅花若是自身,客也是自身,豈不是兩個自身?如何解釋?其實這也很簡單,這正是古詩文作者“自設賓主”的一種筆法。此詩的妙處還不止于此,其妙處在于作者借此而引出尾句:“方信留侯似婦人。”象留侯張良這樣的“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經天緯地的大英雄,人們想象其為人,想象其相貌,往往容易想象成一個叱咤風云、金剛怒目式的英雄人物。偉大的史學家司馬遷正是這樣想象的。待到司馬遷見到留侯張良的圖象,卻“狀貌如婦人好女”,司馬遷為之驚詫,讀者也將為之驚詫。這里且不說作者自身的相貌是否“如婦人好女”,也不說作者是否有運籌帷幄的雄韜大略,還不說作者是借此而表達自己拯救國難的雄心,單說這一比喻,就有無窮的妙趣。其一,梅花極其美麗而敢抗早春的風雪,這一點頗似留侯。其二,真善美與假丑惡在最高的層次上總是相互統一的。美的東西總是有智有勇的,如梅花,如留侯,這種智才是大智,這種勇才是大勇,非一般凡俗人的智勇所能匹比的。
上一篇:經典《梅堯臣》詩詞解析
下一篇:經典《梅花》詩詞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