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賜寧
燕子磯邊燕子飛,朝朝送客帶斜暉。
秋來燕去磯仍在,知有天涯人未歸。
【評說】
本詩選自《日本現在中國名畫目錄》。
張賜寧(1743—?),清代畫家,字坤一,號桂巖,滄州(今河北滄縣)人。官江南通州州判。幼習工筆,初游京師,與羅聘齊名。晚年寓居揚州。山水畫氣魄沉雄,用筆爽健,多不擬古法。花卉超逸,工墨竹,兼善人物。行、楷入能品,所作詩,與畫相稱。嘉慶二十二年(1817)尚在世。著有《黃花吟館集》、《十三峰草堂詩草》。
燕子磯,在江蘇省南京市東北。磯頭屹立于長江邊,三面懸絕,宛如飛燕,十分壯觀。畫家張賜寧在游歷之后,將此景寫入畫中,又通過題詩來抒發自己內心深處的一種遷逝之感和思念之情。“燕子磯邊燕子飛”,巧妙地利用一個回環句式,使得詩意虛實相生。畫面上頓時印現了燕子比翼雙飛的情景。一只是真的燕子,盤飛于江邊的磯石上,另一只則是伸入長江的磯石,仿佛也在展翅欲飛。在落日斜暉的抹照下,既瑰麗,又略顯冷清。在這種氛圍之中,燕子磯不知送走了多少客子,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在時序季節的交替更迭中,秋冬的嚴寒,早已使飛燕離去,而惟有磯石仍在,它在那兒干什么呢? 因為它深知尚有天涯游子未曾歸來,于是便不顧風霜雪雨,翹首盼望。滄桑幾經變化,野草閑花枯萎,孤磯與夕陽相伴,如此情狀,用筆極曲,但卻見畫家托思蒼涼,感慨無窮。這正是中國畫緣物寓意,即景抒情傳統的又一范例。
上一篇:《題瀟湘風竹圖》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題燕肅畫卷》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