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裸
百道飛流下急湍,傲然攜硯石崖寒。
墨花留伴溪煙濯,盤礴松云袖手看①。
【注釋】
①盤礴(bo),據持牢固貌。白居易《有木詩》:“有木名杜梨,陰森覆丘壑。心蠹已空朽,根深尚盤礴。”
【評說】
本詩選自臺北故宮博物院藏陳裸墨跡《洗硯圖》題詩。
陳裸(生卒年不詳),明代書畫家,初名瓚,字叔裸,后以字行,去“叔”字,更字誠將,號道樗,一號白室,長洲(今江蘇蘇州)人。精熟《離騷》、《文遜,游戲繪畫,寫山水。宗法趙伯駒、趙孟頫,接軫文徵明,摹仿古人筆法逼肖。能詩工書。晚年遁跡虎丘,以吟詠自適,著有《嫗解集》。
展開圖卷,一片引人入勝的山水田園風光便展現眼前:寬敞明亮的山間草堂依偎于巖壑之間,門外清流漱石,屋后煙水迷蒙,四周竹籬環繞,嘉木成蔭。長松亭亭,蒼勁遒媚,高峰聳秀,拔地撐天。一位老者拱手閑立溪邊,現出欣然自得、流連忘返的神情,他不在獨自閑行,也未對眼前的山水舒胸欣賞,而在俯視溪水中的一方硯臺,聽清泉漱硯,泠泠作響,這不也是一種陶冶和享受嗎?畫中的題詩,更創造了寧靜閑適、樂天自在的意境,寄托了畫家屏絕塵世、遠離紅塵的生活理想,把那種忘記世俗得失、無憂無慮的超然態度表現得淋漓盡致。
題詩從寫景入手,表現出山水宏偉飄逸之姿。百道瀑流飛奔,湍瀉奔崩,水擊石轉,吼聲如雷。“飛”字足以表現瀑布的速度之快以及力度,說明了陳裸作為畫家,對字詞的把握和使用上,也是十分準確和講究的。那飛濺而起的水沫,噴射到綠樹間,山林彌漫著空明的、蒼翠欲滴的山嵐,就像一片翠霧。人行深山,忽覺衣裳沾濕,使得盛夏的勝地籠罩著一絲涼意,畫家的整個身心也為其浸潤。于是不顧山中寒意,傲然沉居其間,揮翰丹青,畫畢又洗硯溪流中。泉壑加上人物的活動,似乎詩意更為濃郁,明凈的飛流霧靄中飄動著絲絲墨花,伴隨著縷縷墨香,完全滲透到景物之中,成為山光水色的有機組成部分。泉水泠泠,墨云飛舞,古松盤礴,似真似幻,空靈超妙,極視聽之娛而陶然。末兩句雖純是寫景,但“袖手”一詞,卻可以讓我們聯想浮翩:畫家徜徉于明山秀水之中,神逸方外,超然冥渺,心境完全沉融于大自然中,而至于忘我,說不準石硯被飛流沖走也毫無覺察。“袖手”之妙,就在于暗示了清谷流韻全部得之于無意,融注了畫家回歸自然、物我合一、得意忘我的適意之情。
上一篇:《題梧竹秀石圖》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題潯陽江樓圖》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