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翱
紫云樓閣宴流霞,今日凄涼佛子家;
殘照下山花霧散,萬年枝上掛袈裟。
謝翱曾在文天祥的抗元軍中任咨議參軍,兵敗后潛伏民間。他在憑吊杭州的南宋王宮故跡時寫下了兩首絕句,以抒發(fā)對故國的思念。此選其二。杭州故宮:指南宋亡后留下的宮殿。作者憑吊時已經(jīng)荒廢,有的成耕地,有的成佛寺,此首絕句寫后者。
首句“紫云樓閣宴流霞”,以想象之筆描寫出當年宮中盛設酒宴的情景。紫云樓閣,即紫云繚繞的樓閣;流霞,仙酒名。美酒之名頗多,詩人卻獨取“流霞”而代之,既是為了與下文的“殘照”相呼應,更是為了與“紫云樓閣”相一致、相映照,以顯出盛時王宮的巍峨瑰麗的氣象。宋王室南渡以后,雖僅剩半壁江山,卻不勵精圖治,仍文恬武嬉,茍且偷安,大過其酣歌醉舞、腐化糜爛的享樂生活。樓閣之內(nèi)觥籌交錯的豪奢,實乃醉生夢死的亡國之兆,詩人卻在“樓閣”之前點綴以象征吉祥的“紫云”,暗示在懷念宋王朝的同時對其亦不無非議。第二句“今日凄涼佛子家”寫的是眼前實景,與前一句所寫的景象恰成對比:當年祥云繚繞、花天酒地的場所,今日卻成了衰敗凄涼的僧徒(據(jù)載多為番僧)廟宇。佛子,佛家語,指接受佛法的人。佛子家,指廟宇。這“凄涼”二字不僅寫出了廟宇的境況,更透露了詩人心境的凄惻悲涼。謝翱在詩中一反這類觸景生情的感慨之作多由實入虛、撫今追昔的套路,采取了由昔及今、先虛后實的寫法,取得了加大反差、對比強烈的效果,使“凄涼”者更見凄涼。
三、四句“殘照下山花霧散,萬年枝上掛袈裟”,以更富有象征意義的景物,揭示詩人對南宋的亡國敗運欲哭無淚、無可奈何的復雜心態(tài)。西邊的殘陽帶著最后一抹余輝無法逆轉(zhuǎn)地下山消逝了,落花亦如霧靄不可挽回地紛紛飄散,這正是宋朝國運、“王氣”的形象寫照。為圖吉利,宮中栽種的冬青樹被賦以“萬年枝”的美名,當年宋徽宗就曾出過“萬年枝上太平雀”的畫題,南宋寧宗楊后也曾在《宮詩》中寫過“秋聲輕度萬年枝”的詩句。然而,就在被趙家王室用來祈求和象征江山永不改姓的萬年枝上,今日卻被番僧們大不恭地掛上了雜亂的衣衫。作者在攝下這一境頭時,既感哀痛酸楚,又帶有相當?shù)某爸S。
通觀全詩,作者在抒發(fā)情感時較為含蓄,對南宋宮室的非議更為隱晦,情懷寓于景中,慨嘆見于言外。詩中著力將今昔虛實相對照,通過昨是和今非的碰撞、虛景與實景的疊映,使復雜的心態(tài)得以外露,含蓄的情感得以抒發(fā),在情景相生中形成了沉郁悲涼的意境。
上一篇:汪元量《湖州歌九十八首(選二)》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陳孚《博浪沙》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