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素
一翁沽酒來①,一翁抱琴去。
相值小橋邊②,桑麻話絮絮③。
【注釋】
①沽(gu)酒:買酒。②相值:相遇。③絮絮:絮絮叨叨地閑聊。
【評說】
本詩選自江蘇國學圖書館《陶風樓藏書畫目》卷下。
王素(1794—1877),清代畫家,字小梅,晚號遜之,甘泉(今江蘇揚州)人。幼師鮑芥田,又多臨華喦,人物、花鳥、走獸、蟲魚,無不入妙。亦工書法、篆刻。這幅人物畫與題詩都極其簡單,一個老翁沽酒回來,另一老者抱琴離去,兩人正好在小橋邊巧遇,于是便嘮嘮叨叨地聊天。然而在這平淡無奇之中卻有無窮的滋味,品久味愈醇。這幅畫及其題詩均為王素八十高齡時所作,此時的心境應該是相當平和寧靜,一壺酒,一張琴,便足以度日。北宋詩人歐陽修晚年自號“六一居士”,他所謂的“六一”不也就是這些東西嗎?“吾家藏書一萬卷,集錄三代以來金石遺文一千卷,有琴一張,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壺……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間,是豈不為 ‘六一’ 乎?” (歐陽修《六一居士傳》) 對老人而言,無論是衣錦還鄉,還是歸隱山林,琴棋書畫,詩酒風流,是最適合的生活理想和方式。作者通過刻畫沽酒、抱琴這兩個老翁的形象,表達了自己對這種悠閑生活的向往和眷戀之情。如果此時能在山村溪水橋邊碰上知音,把酒話桑麻,不問世事,談談農事,說些家?,嵤?,根本就用不著管它是否流暢,哪怕是思路不清,絮絮叨叨也無所謂,只要在這閑談中能諧和人際關系,得到精神上的滿足。綜觀全詩,信口道來,不著點墨,然而誠如古人所謂 “淺之至而深,淡之至而濃,老之至而媚。” ( 《唐詩摘鈔》評孟浩然詩)
上一篇:《題三駝圖》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題仕女吹簫圖》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