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仁宗皇帝書
前月五日,蒙本州錄到中書札子,連牒臣:以兩制議上翰林學士歐陽修奏臣所著《權書》《衡論》《幾策》二十二篇,乞賜甄錄。陛下過聽,召臣試策論舍人院,仍令本州發遣臣赴闕。臣本田野匹夫,名姓不登于州閭。今一旦卒然被召,實不知其所以自通于朝廷。承命悸恐,不知所為。以陛下躬至圣之資,又有群公卿之賢,與天下士大夫之眾,如臣等輩,固宜不少,有臣無臣,不加損益。臣不幸有負薪之疾,不能奔走道路,以副陛下搜揚之心,憂惶負罪,無所容處。
臣本凡才,無路自進。當少年時,亦嘗欲僥幸于陛下之科舉。有司以為不肖,輒以擯落。蓋退而處者,十有余年矣。今雖欲勉強扶病戮力,亦自知其疏拙,終不能合有司之意。恐重得罪,以辱明詔。且陛下所為千里而召臣者,其意以臣為能有所發明,以庶幾有補于圣政之萬一。而臣之所以自結發讀書,至于今茲,犬馬之齒幾已五十,而猶未敢廢者,其意亦欲效尺寸于當時,以快平生之志耳。今雖未能奔赴闕下,以累有司,而猶不忍默默卒無一言而已也。天下之事,其深遠切至者,臣自惟疏賤,未敢遽言;而其近而易行、淺而易見者,謹條為十通,以塞明詔。
張孝先曰: 召試不赴,蓋得難進之義。所上書辭旨多未純,故不錄。蓋蘇氏議論足以動人,熟其文,便不知不覺深入權術作用去也。
上一篇:唐宋八大家文鈔《上兩制諸公書》原文全文
下一篇:唐宋八大家文鈔《上仁宗皇帝言事書》原文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