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燮
不過數片葉,滿紙俱是節。
萬物要見根,非徒觀半截。
風雨不能搖,雪霜頗能涉①。
紙外更相尋,干云上天闕②。
【注釋】
①涉:經歷。②干:沖。天闕:天空。
【評說】
本詩選自日本大阪本山彥一藏鄭燮《墨竹圖》題詩,又見《藝苑掇英》第八期及卞孝萱編《鄭板橋全集·板橋集外詩文·題畫》。
鄭板橋畫蘭竹,向以疏朗著稱。他自己也曾說過:“一竿瘦,兩竿湊,三竿夠,四竿救,疏疏密密,欹欹側側,其中妙理,悟者自得。”(方濬頤《夢園書畫錄·鄭板橋書畫屏十二幅》)在其《墨竹》一詩中,更是強調畫竹以筆墨疏朗簡省為妙:“一兩三枝竹竿,四五六片竹葉。自然淡淡疏疏,何必重重疊疊?”“一塊石,兩竿竹,少好看,多不得。”(《竹石》,見揚州周斯達輯《板橋題畫佚稿》)這正是前人所謂“疏者不厭其為疏”(倪瓚《云林畫譜》),甚至可以達到以少勝多的效果。
板橋就曾只畫一枝竹,僅十五片竹葉呈他人,并作詩云:“敢云少少許,勝人多多許!”(《一枝竹十五片葉呈七太守》)其中原委,他在題蘭草時一言道盡,因為“蘭花一箭也清幽”,“蘭少花稀才數筆,世間清品不須多”,其中暗透出些許自況。所以也就決定了他的最高審美價值是“一塊石,兩竿竹,小窗前,清趣足?!?《題畫竹》)
然而,就只有這幾片葉,卻并不能削弱它的氣節,畫面上始終充溢著堅韌不屈的節操,風霜雪雨對之無可奈何。就是這“一二十片葉,三四兩竿節”,不但“可以耐風霜,亦可欺冰雪?!?《題墨竹扇面》,山東王國華藏墨跡)從中更可見其抗爭進取的一面,而決非僅有忍耐,“干云上天闕”,即是一個很好的注解,它更寫出了竹子直節凌云的雄姿,誠如他《題立幅竹》中所說的:“好教直節青云去,任爾時人仰面看!”
上一篇:《墨竹為汪巢林作》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墨竹軸》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