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孝孺
微雪初消月半池①,籬邊遙見兩三枝。
清香傳得天心在②,未許尋常草木知。
【注釋】
①初消:剛剛開始融化。月半池:月影照滿了半個池塘。②天心:天意。
【評說】
本詩選自陳邦彥《歷代題畫詩類》卷八三。
這首題畫詩寫梅,既狀其形象,更贊其風神品格;贊其風神品格,又似乎暗喻著自己的人品與處世態度。詩歌前兩句,通過寫景,寫出梅花清高脫俗的品格。古代詩文歷來以夜月、清影來烘托,使之更富有幽情雅韻,如柳宗元《早梅》:“朔風飄衣香,繁霜滋曉白。”林逋《山園小梅》:“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王冕《題墨梅圖》:“長林大谷月色新,枝南枝北清無塵。”雖然這么兩三枝疏影傍倚籬邊,但有了皎潔的月光、皚皚的白雪烘托,那靜謐的意境,朦朧的月色,疏淡的梅影,縷縷的清香,確實令人陶醉,而梅花“清無塵”的品格也就更加令人矚目了。詩歌的后兩句轉而寫梅花之清香,但它并沒有如常規一般:“素彩風前艷,韶光雪后催。蕊香沾紫陌,柳亞拂春苔。”(唐·鄭述誠《華林園早梅》)“風送幽香出,禽窺素艷來。”(唐·釋齊己《早梅》)“清香散作天下春,草木無名藉光彩。”(王冕《題墨梅圖》)而是反其道行之,詩人認為梅花的清香能傳到天空中,因為其中寄托著崇高的“天意”,地上的一般尋常草木是絕對不會知曉理解的。這樣,“老梅心自常”(王冕《題墨梅圖》),不為外物所動的凜凜貞姿,更加突出了。全詩以梅花自比,從而寄托了作者孤潔高傲的思想情感,內蘊豐富,啟人遐思。
上一篇:《畫松》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畫梅》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