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耒《初見嵩山》原文與賞析
張耒
年來鞍馬困塵埃,賴有青山豁我懷。
日暮北風吹雨去,數峰清瘦出云來。
這首詩通過擬人化的方法,寫出了中岳嵩山的風貌。詩人重在對嵩山景色的描繪,但詩人入筆并沒有從嵩山寫起,讓嵩山一開始就露出面目,而是先從詩人宦游失意寫起,詩的開始兩句“年來鞍馬困塵埃,賴有青山豁我懷?!本褪钦f這一年來他宦途失意,騎馬奔走風塵,羈旅生活使人非常疲困,心情也難以振作。只有登上中岳嵩山,才能使自己那種沉悶的情懷得到短暫的開闊。這樣,在嵩山未露面之前,詩人就把嵩山在自己心目中的高大形象,渲染出來,引人無限向往,給人以親切之感。誠然,氣勢磅礴、層巒迭峰、風光秀麗的中岳嵩山,不僅是歷代文人學士、墨客騷人著書講學的“文物寶地”,也是歷代統治階級爭奪中原的戰略要地。對于這樣一座名山寶地,詩人是早有所聞,但終未親見。因而此時此刻,迫切見山之情,是可想而知的。照說在這種急不可待的心理產生后,下面一句總該讓嵩山出現了,但詩的第三句,卻繼續寫“日暮北風吹雨去”,即描寫天色傍晚的時候,北風把云雨吹散了,經過一番雨的洗滌,樹木也顯得更加青翠了。這里詩人好象有意給讀者又拉開了一道帷幕,其實,這樣寫嵩山的出現,就更引人注目了。詩的末句,“數峰清瘦出云來”,才點出嵩山的面目。詩人這里采用擬人化的手法,描寫嵩山幾個清瘦的山峰,從云里鉆出來了,讓嵩山在雨后活靈活現地呈現在人們面前。至此,算是實現了“初見嵩山”的一番情懷。
詩的寫法很是別致。詩人先做渲染,然后畫龍點睛,通過幾個青秀挺拔的嵩山山峰從云里鉆了出來,寫出了嵩山高聳巍峨無比神奇的風貌和特有韻味。這樣寫法,既表現出嵩山的高峻,又道出山的飄逸神奇,使嵩山的神態更形象,留給人的印象也更深刻。更值得注意的是,詩人表面雖然寫的是嵩山,但在很大程度上也表現著詩人自己。詩人在宦途失意中以嵩山作慰藉,那么從嵩山也能見出詩人的品格和情懷。
上一篇:馬祖?!冻龆肌吩呐c賞析
下一篇:賈島《北岳廟》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