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鑄《青玉案》原文與賞析
賀鑄
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錦瑟華年誰與度? 月橋花院,瑣窗朱戶,只有春知處。飛云冉冉蘅皋暮,彩筆新題斷腸句。若問閑情都幾許? 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開頭三句寫離情,用曹植 《洛神賦》:“凌波微步,羅襪生塵”語,后人即以“凌波”形容女子步態輕盈?!皺M塘”是賀鑄所居蘇州的一個鎮名。“凌波”不見、“芳塵”已渺,寫詩人當年和妻子初遇的情景?!暗克头級m去”,一個“去”字點明所懷念之人永遠來不了了。因此詩人禁不住發出一聲深情的感喟:“錦瑟華年誰與度”? 美好的歲月誰與共之? 李商隱 《錦瑟》詩:“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這里化用之?!罢l與度”寫出了作者孤寂和苦悶的心境。問得激切,問得哀怨。“月橋”三句承上“誰與度”生出。寫庭中之月橋花樹的優美環境,室內之瑣窗朱戶,一個“朱”字寫出了屋內的華麗,一個“瑣”字告訴人們已很久無人游賞了。只有年去年來的“春”光來臨了。“只有春知處”,一個“知”字擬人化了,似乎“春”天之神還知道我獨處的苦悶吧! 生動而含蓄地揭示出詩人寂寞無比的心境。這就是“華年”而及“春”,由庭院的宏麗,屋內的雕飾,寫到人的深居獨處,由外及內,由物及人,鋪寫寂寞的戀春之情狀。
下片寫詩人自己所處的眼前景色抒發感情?!帮w云冉冉”二句,《洛神賦》中有“爾乃稅駕乎衡皋,秣駟乎芝田”句,又江淹《休上人怨別》有“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來”句,當化用其意,表示對亡妻的懷念。在生長杜蘅香草的水邊,徘徊往復,冉冉碧云,時已遲暮,此情此景難以排遣,這時自己即使有江淹在夢中所得的“彩筆”,也只能寫出“斷腸”的詩句。(據《南史·江淹傳》,江淹少以文章顯,后夢神人索還五色筆,作詩遂無佳句。時人嘆為“江郎才盡”。) 無限的思念,溢于言表,思而生念,念而生愁,于是這愁如山風海雨,疾疾然,滾滾然,一發不可收拾。由“幾許”為問; 問“幾許”閑情,這種以問起,以問結,象是昂首問天,又象是向讀者發問。因此,字字句句都能扣動讀者心弦,一層深似一層。寫出極端厭倦幽居和不得志的痛苦心境。故結句直承“幾許”、“閑情”作結?!耙淮煵荩瑵M城風絮,梅子黃時雨”,這三種景物都是入春以后的景物,又皆錦瑟年華之感受,又都是眼前之所見。詩人用“草”、“絮”、“雨”三個名詞和三個不同時令 (煙草為二三月景色,風絮為三四月景色,梅子黃時雨是四五月的景物) 生動形象地表現出在歷時多樣化的景色,喻出詩人對亡妻懷念的愁情之多。為了說明他的愁多,煙草、飛絮加上梅雨,那就更多了。當然在這里,“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既是比喻又是寫景,而且是因景見情,以多種具體形象的景物作比喻,烘托出愁怨的氣氛。這樣使本來是抽象不可把握的愁情具體化了,似乎可以觸摸得見。末三句之所以成為絕唱,主要是在修辭手法上的成功,詩人把那種深邃和無窮無盡的愁情,形象、恰切地表達出來,富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和獨創性。
宋人羅大經評論說:“詩家有以山喻愁者,杜少陵云:‘憂端齊終南,澒洞不可掇?!w嘏云:‘夕陽樓上山重疊,未抵閑愁一倍多?!且?。有以水喻愁者,李頎云:‘請量東海水,看取淺深愁?!詈笾髟疲骸畣柧苡袔锥喑?,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秦少游云:‘落紅萬點愁如?!且?。賀方回云:‘試問閑愁都幾許? 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蓋以三者比愁之多也,尤為新奇,兼興中有比,意味更長?!?《鶴林玉露》)。賀方回在這首詞里一連用三樣東西比喻一樣事物,是“博喻”手法。由于這詞的高度藝術成就,人稱其為“賀梅子”。
上一篇:戴王命《難老泉》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樓異《青童峰》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