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禹錫《望洞庭》原文與賞析
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洞庭湖在湖南省北部、長江南岸,湖中有洞庭山,又名君山。美麗的湖光山色,自古以來不知吸引過多少詩家詞人為它歌唱! 劉禹錫這首《望洞庭》是無數歌詠中別具一格的名作。
詩一開始即緊扣“望”字,形象地描繪出秋月撫照下的湖光山色。“潭面”,指洞庭湖面。“鏡”,古時候人們用銅鏡,常擦才得光亮。這里以鏡比喻湖面平靜。鏡未磨,是說月亮一照,洞庭湖正像一面不必用人工磨亮的大明鏡。這兩句寫夜空無云、月色清朗,湖面無風,煙霧四散的特定情景,月光、湖水和詩人的欣喜感情和諧交融。三、四兩句,在月光水色交相輝映背景上,專寫望中君山的形象。廣闊無際、平靜無波的洞庭湖,又象一個清光四溢的大銀盤,托出青翠可掬的君山,遠遠看去,就像一顆青色的海螺,婷婷玉立在波光朗朗的湖水之中!
古人歌詠洞庭秋色,往往和秋風、落葉、波濤聯系在一起。偉大詩人屈原所詠:“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自是千古名句。劉禹錫這首詩不著眼于秋風落木的景象,而是選擇了一個風平浪靜、月華舒波的秋夜,著力描繪出湖山清明、寧靜、幽秀的魅人景色。詩中以“鏡”和“銀盤”喻湖水,以“青螺”喻君山,比喻新鮮、貼切,色彩清幽寧秀,詩情畫境,宛然在目。
上一篇:施閏章《望日樓觀日出》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蘇軾《望海樓晚景(其二)》原文與賞析